原油价格战要打多久_原油价格飙升
1.沙特阿美下月起增加原油日产,为何沙特开始“薄利多销”的原油价格战?
2.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3.中国银行原油期货这次灾难,这几百亿就这么没了?谁的责任?
4.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5.战争对原油价格利好还是利空
沙特阿美下月起增加原油日产,为何沙特开始“薄利多销”的原油价格战?
沙特阿美之所以选择在4月1日开始增加原油产量开展价格战是因为早期与非欧佩克成员俄罗斯谈判,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但是俄罗斯方面并不同意。欧佩克成员沙特阿美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是因为今年年初受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原油供需出现失衡,而且短期内可能没法缓解,导致原油的价格出现了下跌。
我们知道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导致价格出现波动,如果是说供大于求那价格就会出现下跌。所以沙特阿美想要与俄罗斯谈判通过减少产量来稳定原油的价格。但是俄罗斯方面表示现在原油的价格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们并不想要减产。而且早期俄罗斯与欧佩克组织谈妥的减产合作也即将到期,届时俄罗斯方面将会增加原油的产量供给。
因为沙特阿美与俄罗斯的协议失败,沙特阿美就想要通过恢复自己的一个原油供应量,然后降低原油的价格,通过薄利多销已达到维持原油销售收入的一个稳定性。目前沙特阿美已经下调了个原油价格,受此影响,原油期货的价格也跌至了31块美元左右。此前沙特阿美的最高持续日产量为1200万桶,但是沙特预计将会把日产量提升到最大最高值1300万桶,而且暂定从4月1日开始每天原油供应量将会达到1230万桶,正式开展薄利多销的策略。
其实沙特阿美之所以敢选择薄利多销是因为沙特阿美他们开采原油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他们可以承受低价格多销量来稳定营业收入,并且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无法与俄罗斯谈拢通过压缩产量提高价格来维持稳定的原油销售收入,既然对方要增产,沙特阿美也觉得不能单纯的只靠他们减少产量。
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据统计,今年夏天以来,原油价格已经累计下跌了约40%。尽管如此,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维也纳发布声明称,将石油日产出维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会改变。
紧接着,国际油价应声跳水,布伦特原油最低触及71.26美元/桶,跌幅7.93%,而NYMEX原油最低触及67.75美元/桶,跌幅7.82%。石油价格下跌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原因,也掺杂着历史因素和现实冲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谁在背后操控着石油价格?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折射了国际政治。美国是背后操控油价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很直接,就是要通过油价来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能源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分析,原油价格每跌10美元,俄罗斯将减少19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在油价低落的这一年里,俄罗斯外汇储备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使用石油价格战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里根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纠集沙特等国家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得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陷入全面困境,最终苏联在1991年宣布解体。
但美国或许没有想到,油价持续下跌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国。其他主要依靠出口石油、经济多样化不足的国家同样身处险境,甚至连美国自己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沙特和科威特等国家可以忍受国际油价低至60美元/桶。但是对于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家,只有在油价维持100美元/桶时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尤其是伊朗,国内财政收入一半要靠石油出口,现在的石油价格对其国内财政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再看美国,近几年来美国页岩油的改革有了显著突破,美国页岩油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有机构分析,原油价格如果是7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了;如果是6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行业将全盘崩溃。所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对于美国的页岩油行业也将是一次悲剧性的沉重打击。
那么这场战役的背后谁能受益?我们说,受益者反而是中国、日本这些石油进口国。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完全可以趁机囤积原油,扩大原油战略库存。
近期,中国首次公布在2006—2009年建立的战略原油储备数据,第一阶段已储备9100万桶原油,这大约相当于中国两周的进口量。
中国银行原油期货这次灾难,这几百亿就这么没了?谁的责任?
所有交易数据都在华尔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国投机者的胆量来自哪里?有人说是方向判断错误,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方向,如果有中国卖家有单未交割,你哪来的油交割,交割地买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点,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买不到。
现在的问题是这原油宝是中行的产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约,它只是参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数。那么这问题很明显。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经纪公司,还是经纪人操盘手?交易所和经纪公司是不会参与买卖的,他们拿的是合约的交易佣金。目前看应该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宝是产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规则在操作而已。
中行现在是有苦难言。为什么呢,正因为全盘按照芝交所的规则玩,现在自动强平退场的先不说,这属于认赔的,现在集中在合约到期交割强平和10点交易结束不给客户平仓移仓。当然这个操作是要客户授权的。本身原油宝这个金融衍生产品就是擦边球包装的。中国的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海,大连,郑州),入场的客户都要通过期货经纪公司开户才可以交易的,比如什么上海永安,山东鲁能金穗等。除非是是代客户在芝交所开户交易,被人套路了,平仓有三种,客户自己,经纪公司,交易所,交易所还分两种,规定保证金不足的强平,合约到期结算平。经纪公司一般会设置警戒线,比如不足20%等等。总之,中行产品设计有问题,他本身就没赔钱,赔啥啊,让多头补钱就是要给空投结算而已,多头不补,中行自己掏腰包,这就真正的赔钱了。机构,国资都是做套期保值,这也是大宗商品交易期货最大的属性。
石油,美元,战争,美国为了控制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惜发动战争的,交易地在美国,数据在美国手里。外加华尔街狼们,你们哪来勇气玩期货的,连股票都玩不过人家,学人家玩玄学。,华尔街要赚差价,银行想转交易费,剩下就只能是原油供应商和期货客户挨刀子了。现在疫情+原油供应商打价格战,原油实物跌倒20美元,人家承认现是在亏本卖,换作平时价格原油供应商也是要赚钱的,你们想想,平时,原油供应商要赚钱,交易所要赚钱,银行要赚钱,亏钱的只有一放:买卖方。
虽然不熟悉金融方面但相信自己的祖国,同美国的搏弈始终都是金融方面也叫做他维持美元霸主地位。打压别国又不是现在才有,就和黄金脱勾到石油挂勾后都发生过多次,什么金融危机?都是他一松一紧再一松剃尽了其他国家羊毛,希腊,泰国等都是他买空卖空整垮的香港要不是有大陆强大的后盾金融早都垮了。 自从石油美元挂勾后美国掌握了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牢牢掌握了发展重要能源石油,也就是他美元说了算再次收割羊毛。 俄伊印委中等产用油国家真的情愿让他剃得一身光?
用本国货币、黄金期货、石油换物资、发石油债币等等都在挖美元的祖坟他又愿意? 上一次美国要整垮不听讲的又靠石油维持生计的拼命做空,中俄马上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注入大量资金定购俄大量能源,美指导的产油国就大降价看中国似是吃亏实为中俄双赢再次打破他做空搞亏大对手中俄伊朗委内瑞拉等国。 作为一大国区区几百亿和1点几万亿持有美债算得了什么?穷途末路的美国拿什么和中俄联手拼搏?中上海数年前是开设有石油期货,你敢把价降低至成本价下就100%我再大量买入由如何?陈平教授在多个场合都提醒中国的金融市场管理者不要随便为美国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期货和股票市场,我们中国的那些所谓金融专家对于华尔街的那些人来说就像散兵游勇碰上了特种部队,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要到时候我们辛辛苦苦赚的薄利加工费一夜间就被美国人像韭菜一样一刀割走!
中行在A股上市的公司19年归母公司的净利润就高达1874.1亿元,营收才5000亿,都是赚的老百姓的钱,这么高的利润率也只有在大陆才会有,华为8000亿营收人家才赚600亿,高收益的国有垄断资产关键时刻难到不改承担应有的责任担当吗,应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就把所有的风险推给小白投资者,合适吗,你们拿着老百姓发的工资早九晚五良心不会痛吗?
其实中国银行只是个庄家,原油宝只是美油期货交易的场外盘,就像股市交易大赛的模拟盘一样,并非实盘,中行并没有任何亏损,只有这次死多头亏啦!亏的钱去那啦!做空的拿走啦!我们这有个做空的盈利资金交割次日已经到账上啦!有人亏损就有人盈利,中国银行就收点点差而已,这次盈利的没有一个闹事儿的。
瑞辛就是个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称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样玩砸了,不过人家不亏,反正拿了几百亿都花在国内了,老外一分钱好处美捞着,大不了以后不出国,美国人拿瑞辛也没折,美国人对中概股是又爱又恨,毕竟投了中概股上万亿,这要是棍子抡重了,倒霉的还是自己的钱,所以开公司要学瑞辛,千万不能学中行,把自己的钱放别人账户上等着杀,国人以后做生意得稳当点,只能把钱弄大陆来,只进不出,现在所有的中资在国际市场都是狙击的对象,这一点在疫情过后会显得更加明显,当心当心当心,重要的话说三遍。
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2020年4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将重新开启,受原油产量以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此次成品油窗口期的价格或将继续保持该点位不变。
一个月前,沙特与欧佩克组织等协商未果,决议大幅度调低原油价格并提升整体产量。此等“断腕”之举,让国际原油价格跌的比矿泉水都低,而国内的油价也随着世界油价走势创下了近几年成品油新低。以北京为例,截止4月14日92号汽油价格普遍在5.5元。
沙特作为这次原油战役的主导者,虽然在当初决议“开战”时有点意气用事,但是冲动过后还是要理性的臣服于市场浪潮。在西方复活节的当天(北京时间4月12日),欧佩克与其石油生产盟友正式达成历史性协议,按照协议规定,23个国家承诺向全球市场总计减产970万桶/日的石油供应量,占到原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至此,国际原油价格战正式画上句号。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有点坐不住,我管你什么原油战争,我只关心国内汽油涨不涨价。
在欧佩克会议上,各国经过多次探讨达成减产协议,今年5月至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970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这也是欧佩克机制成立以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这个协议达成后,国际整体油价有了阶段性涨幅,但却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截至目前,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未超过40美元/桶这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地板价”。这个价格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继续搁浅,加油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什么是地板价?
中国作为石油进口消费大国,油价的稳定性关乎着整体市场经济运营的平稳。石油作为大宗消费之父,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
从3月以来,国际油价处于非常不平稳的阶段,波动较大,致使国际经济层面上出现了诸多“恶果”。
早些年,国家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市场现象,对油价设置了“地板价”和“天花板价”,设置“天花板价”,能维护车主和消费者利益,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避免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过大;设置“地板价”,有利于维持石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市场供应。当触发“地板价”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作为风险准备金,上缴国库,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
国家发改委还对石油“地板价”40美元/桶做过解释:“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结语:从年初至今,中国成品油价格出现了“三跌三搁浅”的尴尬局面,从百姓用车的层面看这是个利好消息。目前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依旧处于40美元/桶下方,并未达到国内市场的“地板价”,因此可试推测出4月15日24时这次油价窗口或将仍处于5元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战争对原油价格利好还是利空
战争时利好,但战争后利空。
阿拉伯世界的反制措施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73年的3美元一路飙升到了13美元的高位,涨幅高达400%。
原油价格的迅猛上涨造成了全球的恶性通胀,美国CPI从1973年的3.6一路上升至年末的8.2,从而造成全球范围的经济滞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