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与俄罗斯间的石油博弈,为何说会让其他中东产油国恐“沦为炮灰”?

2.沙特石油遇袭造成油价动荡,谁是最后赢家?

3.沙特已经承诺足量供应10月原油出口配额,油价动荡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

4.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关系?为什么最近油价走跌沙特却带头不减产,支持美国制裁俄罗斯?还是连带其自身其他

5.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

6.中国承包商在沙特工程市场为什么亏损

沙特与俄罗斯间的石油博弈,为何说会让其他中东产油国恐“沦为炮灰”?

沙特油价不对中国-沙特遇袭油价大涨

因为,沙特和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二者之间的博弈,必定导致石油价格进一步波动,而其他影响力小的石油国家自然会受到影响。

沙特和俄罗斯都是国际的石油大国。特别是沙特地处中东,原油资源丰富,属于老牌的国际原油霸主。但是随着国际石油局势的变化,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了俄罗斯和沙特之间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近期随着疫情的全球性爆发,石油需求骤然下降,连带的石油价格不断回落。于是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沙特和俄罗斯这两个石油巨兽,展开了博弈。

要知道,俄罗斯和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经常是任何一个国家有一点波动,都会影响国际石油局势的存在。所以,二者的至此博弈,确实让其他中东石油国家苦不堪言。

首先,二者的竞争,使得导致本来就受疫情影响的原油价格,进一步受挫。两个石油大国到没有伤筋动骨,但对于其他以出口原油为重要收入的国家来说,却是个沉重的的打击。毕竟,每个国家开采原油都是需要成本的,在成本线之上才可以赚钱。而现在由于俄罗斯和沙特的竞争关系,导致石油价格很有可能会处于成本线之下。这就相当于赔本赚吆喝,自然会让其他中东国家苦不堪言。

例如,伊朗这个国家。由于伊朗近期与美国的矛盾,使得伊朗受的了来自美国的经济制裁,这已经导致了伊朗很多石油产业的停摆,严重影响了伊朗的经济发展。然而,还没有缓过劲来时,肺炎疫情又来了,紧接着就是石油价格的崩盘,这无疑让伊朗的经济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沙特和俄罗斯的这次博弈,实际上就是一次石油格局的洗牌。在给自己争夺更多市场份额时,打击其他石油国家的石油产业,力求在肺炎疫情过去后,拿下更多的话语权。

沙特石油遇袭造成油价动荡,谁是最后赢家?

这次沙特被袭击,我认为最后的赢家应该是美国。从各个角度看,这次石油动荡不安涨价最后的受益者都是美国。

沙特阿拉伯受到攻击的设施包括其最大的炼油厂和第二大油田。所以,虽然攻击规模很小,但坏事是石油。这导致沙特石油日产量减少570万桶,而目前的日产量为980万桶,相当于沙特石油减产一半。沙特阿拉伯每天570万桶石油已经占到世界石油消费的6%,接近7%的警戒线。报告称,国际油价创下近4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9.5%,至每桶71.95美元,创下28年来最大涨幅。

沙特阿拉伯作为许多国家的主要石油供应国,正试图恢复生产,以避免石油危机,但仍需数周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进口国造成了巨大冲击。以中国为例,2018年,中国进口石油4.6亿吨,进口额1.6万亿美元。如果原油价格上涨20%,进口成本将增加3000多亿美元。因此,国际油价的波动势必增加各国原油进口成本。如果成本上涨仍在进口国的范围内,短期石油供应短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长期“油荒”,许多国家在必要时考虑动用石油储备,以避免出现短期石油供应缺口的可能性。

古云:从高处受益的人是可疑的。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设施遭到袭击,最大的利润不是胡塞武装,而是欧佩克成员国和美国。欧佩克成员国可以抓住机会增加产量,抢占国际市场,换取大量外汇。美国可以利用伊朗与胡塞武装的关系,将肮脏的水泼在伊朗头上,同时也可以利用试图绕过美元的盟友来开发一个新的结算系统,以加强对美国的依赖。因此,对沙特的袭击很可能有美国的影子在背后。

沙特已经承诺足量供应10月原油出口配额,油价动荡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

这油价主要是有专门的石油组织来进行操控,因为曾经由于他们为了制裁一些大的西方石油企业的操纵油价,所以他们才会专门成立石油组织来和西方的一些石油企业进行对抗。当然我们也看到沙特,这并不是由于自己石油减产,而是遭受到了也没有胡塞武装的袭击。才会导致沙特在原油产量造成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从而也引起了全球市场的油价动荡。

沙特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国家,不管是从能源以及宗教文化上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所以沙特由于这些年来的石油出口,也为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也使得他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由于胡塞武装的袭击导致了沙特的原油产量,降低了一半也引起了全球市场的石油恐慌。当然沙特宣布有足量的石油供应10月份的出口配额也会稳定国际的石油价格。

当然石油价格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一旦过高的石油价格就会导致沙特的石油出口减少,反而会给沙特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再加上这次是由于军事打击导致的沙特石油减产,所以一旦沙特出现石油违约的现象,将会给沙特的国际信誉带来非常大的损失。所以沙特也一定会采取更加严厉的军事打击行动来维护自己的石油通道的安全。

所以沙特此举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石油份额,因为一旦沙特无法供应原油出口的配额的话,将会使得其他国家纷纷转向其他的产油国,这将会给自己的原油出口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关系?为什么最近油价走跌沙特却带头不减产,支持美国制裁俄罗斯?还是连带其自身其他

沙特是美国中东盟友,但和以色列是敌对的,历史原因,不过在表面上没表现出来,同时与伊朗虽同属伊斯兰阵营,但却是敌对关系,这几个国家的关系具体参见中东战争。虽然是美国盟友,不过沙特和中国关系也不错,也算是为了制衡在中东的西方势力,中国唯一的一次洲际导弹出口就是卖给沙特。这次不减产,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原因,但我觉得更多是经济原因,因为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如果石油价格再上调无疑对尚未复苏的全球经济是更大的打击。虽然沙特是美国盟友,同时也不怎么喜欢俄罗斯,但也不会单单为了政治原因公然和俄交恶。

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

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从两国目前的态势来看,最终沙特很可能会占据上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朋友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一、沙特的石油成本很低,能够支持他们坚持更长的时间:

俄罗斯和沙特在不久前的谈判失败,最终导致两个国家开始石油价格战,这场战争双方都会有一定的损失,毕竟石油价格战持续下去的话,会对两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在石油价格战方面优势并不是很明显,原因在于俄罗斯的整体发展比较缓慢,前几年俄罗斯在石油方面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因此他们的积蓄比较有限,想要长期坚持的话,很可能伤害他们的国家的经济。沙特的石油成本极低,因为他们石油开采,只要简单的油井即可,由于底层很薄,所以成本十分低廉。因此即便是价格战,沙特依旧能够保持石油收入平衡,最终他们将逐步地掌握话语权,让俄罗斯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

二、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会提高沙特的政治地位:

沙特这次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继续延续下去的话,沙特会有更高的政治地位,因为沙特的行动,对于美国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特朗普必须正视这件事情,因此特朗普需要讨好沙特,缓解本国页岩油企业的困境,因此沙特在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中,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三、沙特通过石油价格战,会逐步提高中东地区的经济控制能力:

沙特通过石油价格战,还能够增强对于中东地区的经济控制能力,这是因为通过这次石油价格战,中东地区其他国家会大受创伤,这样沙特经济方面就会有更多话语权。

中国承包商在沙特工程市场为什么亏损

中资公司是在1997年进入沙特承包工程的,2004年以来,中资公司在沙特的石油天然气、通讯和大型工业项目上取得了突破,签有过亿美元的项目,业绩良

好。但在承建一般房建、市政工程等项目上亏损严重,亏损公司所涉及的劳务人员占我派驻沙特总劳务人员的近50%,影响较大。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对市场缺乏了解,盲目进入

近年,国内公司对进入沙特市场积极性很高。一些企业甚至认为,美国“9.11”事件以及近年沙特发生的一系列恐怖爆炸和袭击事件,使得西方公司大量撤出沙

特,加上越来越高的油价,沙特存在着巨大的承包市场空间。实际上,在沙特注册的承包公司有7万多家,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建筑业群体,如公司、德

勒-巴拉克公司、海法公司、苏维克特公司等。这些本地公司具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能承揽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大型工程项目,如一般房建和

市政工程等,并能利用当地廉价的印巴劳务和现成设备的优势,他们是沙特一般建筑市场的主体,“9.11”及本地恐怖事件等对这些公司影响不大,他们的存在

导致沙特工程报价低、利润空间小,竞争激烈,且这类承包项目往往没有预付款,政府项目一般采取按完成工程量延期3个月支付的方式。中资公司在一般房建和市

政项目上没有优势可言。

对沙特承包工程实行代理制认识不够

沙特代理制下的法律规定,外国承包商不能直接进入沙特建筑市场承揽政府项目,只能参与当地承包商承包项目的部分分包,代理必须是沙特公民或企业,虽规定代

理费不超过5%,但一般房建和市政工程实际代理费要高得多。一个代理商可以同时代理几家公司。代理商负责为外国公司和人员进入沙特申请工作签证和担保。从

法律上说,外国公司的银行帐户、人员、设备或材料等均在代理商的名义下。新的外商投资法虽然对此做了一定的修改,允许外国在沙投资的建筑企业直接参与投

标,但因建筑资质难于通过,仍然很难直接拿到项目。目前中资公司在沙特进行建筑项目承包,还不能摆脱代理制的束缚。

收取工程款被动

在沙特,我中资公司分包一般工程时,合同中均有背对背条款,不能与业主和监理直接拉触。业主付款后主包商才向分包商付款,这种条款已成为沙特分包合同中的

标准条款。因此工程款不是从业主处直接得到,而是从主包商处获得。主包商编造理由拒绝或推迟付款的事情时有发生。某种意义上讲,分包商在收取工程款上没有

法律保障,是否按时收到工程款要靠主包商的信誉和人格。

工程款拖欠严重

中资公司在沙特分包建筑工程中全部面临着拖欠工程款的情况,有的甚至是恶意拖欠。总体上说,中资公司被拖欠款的期限平均超过半年,付款的70%。这种情况使几乎所有涉及房建、市政项目的公司流动资金发生困难,有的连工资都发不出,造成工人队伍的不稳定。

银行帐户被控制

中资公司在分包情况下,银行帐户属主包所有,被主包控制,即使面对欠款流动资金不足,也无法在当地进行融资。有的主包商利用所控制的帐户任意以量单做抵押

贷款,自己控制资金的使用,破坏了中资公司的正常资金管理、财务体系,且发放资金的效率非常低,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过分受制于监理

由于分包公司无法直接与监理接触,监理不能及时出具工程量单,且出具的工程量单往往与实际工程量有差异,有时差异还很大。有的中资公司实际亏损100多万里亚尔,其中已完成而不被计入的工程量就占60多万里亚尔。

办理出入境手续受限

分包情况下主包同时也是担保人,中资公司的劳务人员往来控制在主包手上。有的中资公司在办理人员回国手续时,主包商把办理离境手续与项目挂钩,提出种种不

合理的要求,故意刁难;有的中资公司人员由于家里有病人或亲人亡故,急需回去料理,主包商就拖着不办,离境手续的办理超过1个月;有的中资公司项目结束

后,工人等待办理离境手续的时间竟然超过了1年,我经商处也多次出面与有关主包商协调催促,但作用有限。这些极大地挫伤了我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一些技术骨

干、项目经理回国后再也不想返回沙特,技术和管理人员严重流失,影响工程的进度。

设备、材料等受制于人

在代理制下,设备、材料虽属中资公司所有,但名义上却属主包公司,任何外租、销售和调动等都要由主包同意,由此造成许多纠纷。如我中电子公司在完成承包项

目后,有数百万美元的设备、材料闲置,这些设备、材料都是中电子公司由国内带来或当地购买的,中电子公司将这些设备、材料出售或出租给在沙特的秦冶公司等

几家中资公司,沙特主包公司事后不同意,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主包商强行将设备、材料等拉走,致使秦冶等几家中资公司的项目被迫停工,造成很大损失。被拉

走的设备、材料等被主包商放在露天闲置不用,现在有的设备、材料已经失去使用价值。

总之,在代理制度下中资公司必须与主包商处理好各种关系,否则,主包商处处找麻烦,中资公司会陷入被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