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机油的作用

2.汽车保养的“三油五液”是什么?

3.22亿元假机油销往全国,美孚、壳牌都中招,怎样避免?

4.原厂5w20机油价格不便宜,保养效果怎么样?

5.十大名牌机油

汽车机油的作用

黑龙江省润滑油官网-黑龙江防蚀润滑油价格表

汽车机油的作用

机油的作用主要是润滑冷却清洁密封防锈减震的作用,说白了就是减少发动机的磨损。

机油的八大作用

机油共有六大作用,分别是:润滑减磨、清洁分散、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腐防蚀和减震缓冲。

1.润滑减磨:在两个滑动部件表面形成一层油膜,让机件运转时不会发生摩擦,让机件运转顺畅。

2.清洁分散:好机油可以通过机油的流动,冲洗零部件表面赃物,把发动机内的一些微小的金属碎屑吸附,然后靠活塞油环刮下油底壳。

3.冷却降温:发动机运转时产生高温,当机油到达运转部位,就会吸取热量,然后将热量带走,辅助机件散热。

4.密封防漏:便是指在活塞环和活塞之间以油膜的方法形成密封圈,防止燃烧后的废气窜入曲轴箱。

5.防锈防蚀,好机油能够粘附零部件表面防止、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部件接触,让机件不受氛围和水的腐化,保护引擎。

6.减震缓冲:当发动机气缸口压力变大,突然活塞、活塞环、连杆和曲轴轴承上的负荷很大,这个负荷经过轴承的传递润滑,使承受的冲击负荷起到缓冲的作用

怎么判断机油该换了

一、通过机油试纸来观察

去网上买机油纸,9-11CM直径的慢速定性试纸就行了,100张一盒价格大概在9-11元之间。滴一滴机油上去,放一个晚上,第二天看情况。如果扩散的机油油环、沉淀环、扩散环之间的边缘越硬,则机油性能衰减就越厉害。这时候就需要更换机油了。

二、手捻法

将取出的旧机油用大拇指与食指反复研磨,质量好的手感有润滑性、磨屑少、无摩擦感。如感到有杂质,黏性差,甚至发涩,应该更换。

三、通过辨色判断

首先,要看油量是否在标尺刻度范围内,不要太多。其次需要白纸或白纸巾,拔出油标尺然后在白纸上滴两滴油,等白纸被油渗透后,看白纸上残留的油痕迹**润湿清楚,杂质比较少的话就是好油,要是渗透后是黑乎乎的油色就说明杂质多,要及时更换了。

四、“闻”气味

中医的“闻”指的是听声息,而我们的闻是闻气味,就是拔出油标尺然后靠近鼻子闻一下气味,要是闻到强酸的气味,就说明油变质了,应该立即更换。

五、根据驾驶感觉更换

简单来说就是凭感觉。对你没看错,就是凭感觉。机油性能是有保质期的,如果有一段时间你开车发现动力很肉,加速反慢时,这就说明机油的“保质期”到了,接下来要干嘛你懂得!如果换了机油发现明显动力提升,那说明上次更换机油的里程有点太长了。下次可以适当提前500公里,这样1-2次你就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更换机油的里程。

发动机机油的作用有哪些

机油的作用有:润滑、辅助冷却降温、清洗清洁、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抗磨。

1、润滑

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止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面间建立油膜。有足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

2、辅助冷却降温

机油因比热值较低,且在发动机内部,本身并不具有冷却作用。但发动机内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在发动机工作时,机油能够将热量带回机油箱再散发至空气中帮助水箱冷却发动机,真正起冷却作用的是发动机壳外部的水。

3、清洗清洁

好的机油能够将发动机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损金属颗粒通过循环带回机油箱,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冲洗了零件工作面上产生的脏物。

4、密封防漏

机油可以在活塞环与活塞之间形成一个密封圈,减少气体的泄漏和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

5、防锈防蚀

润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

6、减震缓冲

当发动机气缸口压力急剧上升,突然加剧活塞、活塞屑、连杆和曲轴轴承上的负荷很大,这个负荷经过轴承的传递润滑,使承受的冲击负荷起到缓冲的作用。

7、抗磨

擦面加入润滑剂,能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节约了能源消耗,减少磨损,润滑剂在摩擦面间可以减少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粘着磨损等所造成的磨损。

发动机机油的更换周期

机油的更换期限一般为5000~7500km或者6个月,以哪个先到为准。建议对于购买的新车或者刚刚大修完的车辆,第1次更换机油的期限应该小于5000km。

一般半合成或矿物油的更换周期以5000-7500公里为一周期,全合成的油可以到8000-10000公里时再更换,每次换机油时应一并更换机油滤清器。过早地更换机油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延长换油时机则会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和积碳产生,油品也会随时增加而氧化失效。

新车及刚刚大修完的车辆最好在2500公里左右时就更换机油,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清除发动机在磨合期内产生的金属碎屑。

车烧机油是不是就废了

车辆出现烧机油的话,可以说发动机就废了。总体表现如下,第一,发动机的性能下降。发动机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冒蓝烟。如果是在早上着车的过程中冒蓝烟的话,这种情况是轻微的,表示发动机的进排气门的油封密封不良导致,维修的话就需要更换进排气门的油封,维修的话相对简单,价格便宜。如果是在行驶中冒蓝烟或者上坡时冒蓝烟,并且冒蓝烟特别严重的话,说明发动机内部的活塞环卡泄,活塞以及缸筒失圆严重,维修的话相对价格就要高,严重的话就需要更换发动机总成。第二,燃油经济性下降。发动机在行驶中动力不足,提速慢,发动机不能充分的进行燃烧,不能输出有效的扭矩,从而在上坡或者行驶中的话就会废油,燃油消耗量增加,从而导致燃油经济性下降。第三,尾气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的空气。发动机烧机油,排放出蓝烟,使三元催化不能有效得到催化,损坏三元催化的性能,以及污染外部的空气。

汽车保养的“三油五液”是什么?

汽车保养的“三油五液”是什么?老司机认真科普,终于明白了

机油

发动机润滑油简称机油,效果是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佐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这些效果。不一样品牌的轿车,替换机油的频率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机油都是5000-10000km更换一次。一些普通品牌的车型,厂商要求5000km更换一次,而对于有些豪华品牌车型是10000km更换一次。不过对于车主来说,也不用太纠结,只需要依照养护手册的规范履行即可。一般来说,用官方规定的机油规格和品牌就可以了,但假如车主运用了质量等级相对较高机油,能够恰当的延伸养护公里数。

变速箱油

变速箱油是坚持变速箱体系清洗的油类用品,它不但能起到润滑、冷却的效果,并且还能延伸变速箱的寿命。但根据各类汽车参数的不同,厂商都会指定专用的变速箱油。变速箱分为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油一般正常行驶情况每12万公里更换一次,恶劣行驶情况每6万公里更换一次。手动变速箱油又称为齿轮油,一般正常行驶情况下2年或者6万公里更换一次。

差速器油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四驱车型才有差速器,其实无论是前驱、后驱或四驱车型,都有差速器。只不过通常前驱车的差速器在变速箱中(后桥中),因而无需的差速器油,变速箱油即可对差速器中的齿轮起到润滑效果。后驱车和四驱车因为有独立出去的差速器,因而需求差速器油。一般来说,差速器油的更换周期一般为8-10万公里,跑的少的可以3-4年更换一次。

玻璃水

玻璃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汽车消耗品,一般是什么时候用完什么时候补充,没有固定的更换周期。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水受温度限制,夏天和冬天要选择适合不同环境的玻璃水。

防冻冷却液

防冻冷却液的主要作用是在夏天通过循环流动降低水箱的温度,为水泵节温器及其它部件提供润滑作用。在冬天防止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一般建议每两年更换一次,不过奥迪等德系车是三年更换一次。

制动液

制动液又称刹车油,是液压制动体系中传递制动压力的液态介质,是制动系统制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关系着行车安全。如果长时间不更换刹车油,可能会导致汽车制动能力下降或刹车失灵的现象。所以建议大家两年就更换一次。

电解液

电解液指的是汽车电瓶中的,它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如果电瓶没电了,通过更换电解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电瓶没电了直接换新的电瓶即可,汽车电瓶的更换周期一般为2-3年。

助力转向液

关于选用液压助力转向(包含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体系和电子液压助力转向体系)的轿车来说,助力转向液是助力转向泵里边用的一种特别液体。经过液压效果,使方向盘转向变得十分灵活。尽管轿车厂家并没有严厉规则转向助力油的替换周期,可是还需求依据轿车的实践运用情况来替换转向助力油,通常4万公里或2-3年替换一次转向助力液。

22亿元假机油销往全国,美孚、壳牌都中招,怎样避免?

近日,据来宾日报报道,广西来宾和广东警方共同侦破一起特大假冒品牌车用机油案,其中不乏“美孚”、“嘉实多”、“壳牌”、“长城”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犯罪分子通过物流批量销售,每天产销量达300至1000瓶,最终通过不法汽车修理厂和养护店以正品的价格和名义销售给广大车主,涉嫌金额达22亿元人民币。

消息一出,在车友圈炸开了锅,很多人庆幸自己在正规渠道的4S店和维修厂进行维修保养,而避免遇害;但有些人则没那么幸运,或贪图便宜,或无辨识能力,爱车被无良商家用了假冒机油,而让发动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么假机油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去辨别机油真假,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

在说假机油的危害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机油。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发车的“血液”,能够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

从成分来看,机油也不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构成。就好比银河奥特曼和维克特利奥特曼在合体之后变成了实力超群的银河维克特利奥特曼。

而在机油的两种成分中,基础油又是绝对的主力,大概占了一瓶机油中85%的重量,所以我们先从基础油说起。

早在1919年,美国就成立了为基础油制定标准的组织——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简称API,该组织有近400家从事石油勘探和生产、运输、炼油和销售的公司组成,目标就是制定协调石油行业标准,规范成品油的质量,他们将机油的基础油五大类。

矿物质基础油(一类和二类)主要是从原油中提炼而成,这种基础油因受限于原油的先天性质,产地,炼制工艺,成本等,一般含有部分杂质,而且在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性方面一般达不到发动机的工作要求。

而全合成机油是全人工合成的,纯度很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性,而半合成机油则介于矿物质基础油和全合成机油之间。

所以从性能上讲,一般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矿物质基础油,当然性能越好也意味着价格越高。

我们在购买机油时,经常看到5W-40?SN级或者10W-40?SN级这样的标号,虽然只是一个数字的差别,却代表了不同的规格和属性。

机油标号通常表示机油的粘度和品质,它包括分级和粘度规格两部分。

首先”S“开头的机油是汽油发动机专用的,是由美国石油协会(API)为润滑油制定的API标准,此标准注重的是润滑油的加速能力、降噪能力、长效性能和TBN含量等方面。

汽油发动机机油共分为12个质量等级,依次由SA至SN,字母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其中,区分各个级别重要指标就是锌和磷的含量,对这两种元素的限制,是为了通过减少汽车尾气中重金属含量,降低PM2.5带来的污染。

看完机油分级之后,我们再来看机油粘度规格的划分。机油的诞生要追溯到20世纪初期,但当时整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机油品质和性能参差不齐。于是从1911年开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ociety?of?Automotive?Engineers)简称SAE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并发布了SAE?J300,当前的机油粘度规格都始于此。

不过最早的SAE标准是单级标准,只能描述机油在高温下的粘度情况,而忽视了低温下的流动性,所以后来出现了复合分级,也就是加入了关键的「W」(Winter),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5W-40”的标号形式。

“W”前面的数字表示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性能,数字越小机油的耐寒能力越强,通常把W前面的数字减去35,比如5-35=-30℃,那么5W规格的机油理论上能在零下30℃以上的的温度中保持良好的粘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而“W”后面的数字则表示在100℃时机油的动态黏度,数字越大表明机油的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将机油在100℃的运动粘度从5.6cst-26cst(厘斯:运动粘度单位)区间进行了分级,100℃时的运动粘度值越高,则表示100℃时的粘度就越大,在高温下对发动机的保护性能越好。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涡轮增压发动机推荐使用40的机油,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温度可达400℃,有点甚至达到600℃,如果机油的运动粘度低,在高温下就好像流水,对发动机内零部件不能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

通俗来说“5W-40”是代表了一个温度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机油能够保持良好的粘度。机油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粘度越大(变厚),温度越高,粘度越小(变薄),就像炒菜用的花生油,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会变成很黏的固体状态,而温度升高后又会变成液体状态。

对于炒菜来讲,花生油不管是液态还是固态,对菜的味道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发动机来说,机油粘度太高的话,机油因为不能快速流到各机件发挥润滑保护作用,从而造成发动机的磨损。反之,如果机油粘度太低,润滑效果又会降低,抗磨损性也随之下降。所以机油在不同温度下保持良好而稳定的粘度很重要。

因此机油必须具备低温流动性好,高温抗剪切性好的特性。

低温流动性好:低温时粘度要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使得机油能迅速流动到达各机件以发挥润滑保护作用。据悉发动机大部分磨损是在启动时造成的,尤其是冬季冷车启动时造成的磨损最大。

高温抗剪切性好:高温时粘度要大,粘度与机油油膜的强度呈正相关,粘度越大,通常油膜越强韧,并且附着于金属面的油膜越厚,对发动机能够起到更好的润滑和保护作用。

而为了让机油达到低温流动性好,高温抗剪切性好的特性,就需要通过前文介绍的机油添加剂来完成了。

在基础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机油添加剂往往决定了一款机油最终的性能。

机油添加剂主要包括了清净剂、驱散剂、抗氧化剂、防锈添加剂、抗腐蚀添加剂、黏度指数改善剂、流动点抑制剂、抗磨损添加剂、消泡剂、碱性添加剂、极压添加剂、乳化剂、中度极压添加剂、完全极压添加剂等等,这些添加剂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成分虽然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机油具有更好的润滑减磨、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

而不同标号的机油需要加什么添加剂,加多少,都是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大量的试验得出的,而且每一个厂家都有自己的“祖传秘方”。所以即便都是标号相同的“5W-40?SN级”机油,不同品牌在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认识了机油之后,我们了解了机油对于发动机的重要性,机油的必须具备低温流动性好,高温抗剪切性好的特性,以及机油成分的复杂性。所以对于汽车的血液来说,里面是掺不得任何假的,哪怕同一种品牌不同标号的机油混合加也不行。

因为每一种机油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如果混合加会导致原来的化学成分改变,就是所谓的变质,不仅失去了机油原来的功效,而且长期下去会导致部分零部件加速磨损。而假机油和不同标号的机油混加差不多是相同的概念。

市面上的假机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回收机油再加工处理的假机油,另外一种是拿着小品牌机油灌装成大品牌机油销售。而文章开始提到的案件主要是将走私原油和废旧机油提炼后,按照所假冒机油型号的闪点、粘度等指标进行简单的调制加工制成,由于生产环境和工艺简陋,所以最终做成的成品在性能和质量上与正品的机油相差很大。

比如根据厂家建议,某款发动机因为工作环境温度高,需要高温下粘度高的机油,比如需要40级运动粘度的机油,而假机油因为加工工艺、添加剂配比等方面的原因,实际只能达到20级的运动粘度,这样的机油在高温下并不能对发动机内部零件起到保护作用,用久了自然伤发动机。当然除了运动粘性外,低温的流动性、稳定性方面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发动机温度是否经常过高。机油除了润滑之外,还有给发动机降温的作用,如果发现换完机油之后,原本正常的发动机会经常出现温度过高,水温过高的现象,那么就要注意了,多半是加了假机油。

另外因为假机油不能起到有效的润滑作用,发动机内部零件的摩擦会增大,造成动力减弱,如果换完机油后,感觉自己的爱车动力特别的肉,那多半是机油的原因。

另外因为高温下机油粘度低,不能很好的密封气缸和活塞间的缝隙,会使气缸内的高温气体窜去曲轴箱造成曲轴箱内温度过高,从而使一部分机油蒸汽不能冷却,随着曲轴通风排走,造成烧机油现象,这种情况也可能是机油的原因。

如果你对机油的真伪没有专业的识别能力,那么还是老老实实到正规渠道的4S店和修理厂进行维修保养,切忌贪小便宜,等到发动机出问题时才追悔莫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原厂5w20机油价格不便宜,保养效果怎么样?

您好~~原厂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可以选择品牌机油~比原厂还好~

机油品质的好坏,可能在一两个更换周期内体现得不明显,但随着发动机日积月累的运作,根据每个人的用车习惯、车型差异,机油的影响会变得逐渐明显。两辆同款的车型,使用品质差异的机油,5-6年后发动机的运作工况会天差地别。

除了为发动机缸体内所有机械部件润滑,机油还具备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

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C至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有的发动机烧机油,有的发动机又有机油溢出、乳化问题,可见机油在整个车辆运转过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说说如何规避假机油,汽配城里大量以批发出售的机油,在价格上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但鱼龙混杂买到假货的几率较高,质量不合规格的机油被注入发动机中,就像你想茅台被换成了工业酒精一样,后果可想而知。

曾采访过汽车修理店老师傅,其实他们自身对机油的真假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辨别,也十分困难,因此,作为消费者不要轻信网络上那些手把手教人辨别真假机油的武林秘籍(就像食用油和地沟油你用肉眼是无法辨别,只有专业检测机构可以检测)。

既然如此,在小编看来,规避购买风险才是硬道理,主要方法有两种:

1 通过正规渠道,某东或某猫的品牌商城,都有各大牌机油厂家都进驻了自营店,在这里买到假货的概率很小;

2 嘉实多、美孚、壳牌、力魔这类爆款机油概率过高,可以选择一些品质和口碑都不错的小众品牌,如出光、安索、速马力。

机油分类

关于机油分类,我们耳熟能详:矿物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其造价成本和品质也是由此顺序依次递增。小编给出的购买建议:尽可能选择全合成机油。付出更多的金钱是为了给予发动机更好的保护,另外,全合成机油的更换周期更长,换算下来,使用成本不一定比半合成高。

在国内的用车环境下,8000-10000公里换一次全合成机油较为合理。事实上,机油的性能衰减周期比较科学的计算方法,是计算发动机的总运转数,换而言之,城市拥堵道路,机油更换的周期相应缩短(拥堵时里程不计,但发动机始终在运转之中)。

等级区分

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SA、SB、SC。。。以此类推。

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CA, CB, CC, CD, CE, CF, CF-2, CF-4,CG-4, CH-4, CI-4。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对于绝大多数购买汽油车的小伙伴,只要记得S后面那个字母排序越靠后,机油等级越高,品质也相应越好,现如今市场售卖最高级为SN级别(绝大多数SM、SN级别机油为全合成)。别犹豫,爱TA就给TA最好的!小编一向是非SN等级不用,为此还放弃了4S送的首次保养机油。

机油怎么选自己说了算

首先你得看懂标号。

北方的小伙伴自然需要选择低温流动性好的0W为宜。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参看自己爱车的说明书或者保养手册,若没有明确表明,询问4S店售后人员,出厂时机油标号,选购规格相同即可。

由此看来,直接在4S店购买原厂机油就解决了,何须自己研究?

非也,原厂机油固然有其通用性,但作为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用车习惯、使用环境,适当调整,为发动机觅得最佳伴侣。大多数原厂机油同样是与某一家或几家机油厂商合作,贴牌代工,你能找到相应品牌对应标号的机油,自然可以不用去4S店被宰一刀,省下一笔开支。

另外,如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小编觉得粘度的选择在原厂数值的前、后一个级别最佳。例如,原厂机油默认匹配粘度为30,车主希望达到更经济省油的效果,可降低一个粘度级别,选择更稀的标号20的机油;反之,你作为一个性能爱好者,常年档位切换在S档,此时发动机润滑油的油温温度会升高,机油运动粘度会降低,这时候需要高一级标号为40的机油才能起到相应的润滑和保护效果。车龄较长或者使用环境恶劣的发动机,建议使用较高粘度的机油,提高对发动机内部保护。

在品牌的筛选方面,较为稳妥的做法是根据原厂车辆产地,因地制宜地购买机油。例如,日系车匹配日本品牌机油,毕竟在本地同一环境下车辆与机油的生产、研发、匹配,互相契合度会更好。

土豪:一分价钱一分货,我只买最贵的!

火柴人:其实不然,那些价格明显高于传统机油的酯类产品并非质量出众,而是体质异于常人。酯类全合成机油多数用于高转或者竞速发动机上,与普通发动机匹配反而适得其反,它们具备出众的高温流动性,在发动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工况下,依旧做到对发动机良好的保护。但是,衰减期短,容易变质,通常更换周期在3000km-5000km。由于粘度较高,如果添加在传统发动机中,油耗也会相应增加。

路人甲:车辆保养时,重力放油和抽取,哪一种更换机油方式更好?

火柴人:首先这两种方式都无法保证将100%的机油全部更换,油底壳并非规则形状,放油口高于底部1厘米左右,通过重力放油自然会出现部分遗留油底壳内。通过真空抽油机抽取,看操作工人经验,对油底壳内部构造的判断,理论上能够比重力放油更彻底。

路人乙:烧机油是什么鬼?如何判断自己的车烧不烧机油?

火柴人:烧机油是指机油进入了发动机的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参与了燃烧。积碳、气门油封老化、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磨损都是造成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

通常在两个保养周期之间,机油量减少刻度尺至下线,即可判断为烧机油。部分宝马、大众车主早就习以为常,在后备箱常年放置一罐机油,以备不时之需。不推荐这种做法,后备箱高温以及行车过程中的晃动,容易造成机油变质。

十大名牌机油

十大名牌机油是Shell壳牌、Mobil美孚、Castrol嘉实多、长城润滑油、KunLun昆仑、TOTAL道达尔、统一润滑油、Lopal龙蟠、elf埃尔夫、丹弗DANFER。

机油是发动机所使用的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机油密度约为0.91×10?(kg/m?)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油的作用

发动机作为一种机械,对于润滑油的要求同一般机械相比有其共同的一面,如要求有适当的粘度,一定的抗氧、抗磨、防腐蚀与粘温等性能要求。但发动机又是一种特殊的机械,它对润滑油的要求又有其特殊的一面。

10W-40就是它的SAE标准粘度值,这个粘度值首先表示这个机油是多级机油,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数字代表低温时的流动性能,数值越小低温时的启动性能越好。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高温时的稳定性能(即变稀的可能性),数值越大说明机油高温的稳定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