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油价一直降呢

2.为什么你的汽车油耗总比别人高

3.威驰为什么油耗这么高?

4.有哪些开车的习惯比较费油。

5.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6.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为什么油价一直降呢

2017年全年油价价格表图片-17年夏天的油价

首先,1999年年初,加油站的汽油售价在每加仑1美元以下,石油成交量也较低,现在汽油每加仑平均价格为2.66美元,去年同期是3.45美元。原油价格已下跌近60%。

过去十年来,美国能源热潮让原油供应过剩,欧佩克表示不减产,沙特也不愿意通过削减产量来平衡市场,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石油需求放缓,而供应仍在增长。

供过于求的情况可能由于伊朗核协议而继续被放大,伊朗大幅提高产量,这可能会让沙特不减产生产,即便油价下跌到很低,沙特也能够继续生产,并且有足够财政后劲。

伊朗有些不同,伊朗财政没有沙特灵活,需要更高的价格来维持盈利。凭借低廉价格,沙特可以盈利。

其次,油价会下跌到多少美元。15美元听起来有些疯狂,但一些劣质原油加工已接近这个水平,例如加拿大西部原油,较重较粗的原油目前交易范围在20美元以内。

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夏天炎热,驾驶数量减少,能源需求进一步放缓,压低价格。有一些基金投资者减持能源类股,因为去年油价是每桶100美元,有的石油股票价格近一年下跌超过四分之一。

再次,国际能源局数据显示,原油供应继续增多,预期原油价格或进一步下降。

综合以上分析,全球原油供应大于需求,原油价格或进一步下行,对全球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

为什么你的汽车油耗总比别人高

为什么你的汽车油耗总比别人高,这几个小知识你知道吗?

油价又上调了,明显感觉到加油花的钱越来越多,油价我们控制不了,只有节油的方法是我们自己能掌控的。同样多的燃油,跑的公里数越多,说明车辆油耗越低,越省油,而一辆车油耗的大小,与驾驶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一款车,不同驾驶员开百公里能差一两个油,那么很多半老不熟的司机就要问了,要如何做才能将油耗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呢,为什么你的汽车油耗总比别人高,这几个小知识你知道吗?

第一个就是众所周知的积碳造成的油耗高,发动机积碳如果过于严重的沪啊,就会造成车子特别的费油,所以如果自己的汽车的油耗过多的沪啊,可以去清理一下汽车的积碳,积碳不仅会影响油耗,还会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所以小编建议如果汽车已经跑了一万公里了,最好定期去清理一下积碳。

第二个胎压过低,会使轮胎与地面的磨擦增加,阻力变大,油耗就会上升。正常胎压在2.5bar左右,夏天可适当减少0.1bar;还要记得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如果轮胎磨损严重,就会经常出现打滑现象,油耗同样会增大,一般每5万公里,一定要去换一套新轮胎,急加速使汽车负荷突然加大,加重了发动机、变速器的负担,对发动机、变速系统有损害,对发动机寿命有影响,同时还会增加油耗,急踩刹车时ABS刹车辅助系统和EPS电子稳定系统会启动,保持车辆的正常运行,急刹车对刹车摩擦片、轮胎磨损比较大,重新起步会多费一些油。

第三个不必要的负重太多,同样是一个老司机常有的陋习,车子就平常上下班开的,后备箱却有一大堆用不到的东西。什么整箱的矿泉水,上一次使用还是半年以前的鱼竿套装或者野炊套装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东西,重量加起来快抵得上一个人。像不必要的重量一直加载在车上,车的油耗能不高吗?

第四个点火系统不正常,重点检查蓄电池和火花塞。蓄电池必须定期更换,蓄电池亏电会导致启动电压不足,马达带动引擎无力,点火能力下降,油耗自然就飙升了。火花塞如果使用过久,积碳会增多,容易导致点火性能不良,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小道温馨提醒各位车主不要忽略对火花塞的定期检查,定期进行更换。

第五个空气滤清器,我们在买了汽车之后就应该养成定时保养的习惯,这就好像我们定期的去做体检一样,能够知道我们汽车的各方面状况,并且还能够进行清理一下,改换的零件就换,改修的部位就修,比如说空气滤清器就是一个需要我们定期更换清洗的部位,如果我们一直都不曾清洗更换的话,那么时间长了就会因为灰尘过多让我们的引擎发生进气不通畅的情况,同时汽车的油耗也就会不断的增高。

威驰为什么油耗这么高?

因为威驰没办法自己计算油耗,只能手动计算,所以我会有一个小习惯,每次都是倒数第一根蓝线的时候加油,加完油之后把trip A清零,这样下次再到倒数第一根蓝线的时候,看一下跑了多少公里,就可以反推出油耗了。我trip B是保养之后清零,来告诉我什么时候该保养了。让我来告诉大家这一年来我每次都计算,我有个习惯,每次就加100,除非是要跑长途我会多加点,因为去加油站方便每次100也方便。

油价水平是6块2左右,每次加100可以跑大概220公里。油价最便宜的一次是5.8,加了100大概跑了260公里,当然这个是首保之后了。所以这样算下来威驰的油耗也就是6个点左右,夏天开了空调就多一个点的样子,的确没有很高的油耗。和我同事的雪铁龙或者是别克动不动8-14个油的油耗比起来,我觉得已经很欣慰了。

是什么造成了威驰油耗偏高

1.我觉得第一个很关键的是大家没注意胎压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威驰是不带胎压监测的,除非你去自己加装,所以胎压是大家一个不会注意的问题,但是胎压过低会很影响油耗的,我们威驰副驾驶门上的铭牌上是写了前轮胎压2.3,后轮胎压2.2的,像我就会隔两周自己用打气的东西自己测一下,补补气,保持良好胎压。

2.定时保养。我们威驰是半年或者是1万公里一保养的,就可以用我说的trip B记录保养后的公里数,定时去保养换机油机滤,我现在就是在某东上买5w-30的丰田原装机油,我换了之后就不肉了,同时也能很好的照顾好我们的发动机,建议大家按时更换机油机滤。

3.切勿暴力驾驶。我有一段时间好喜欢暴力驾驶,动不动在路上开着好好的,就切换成手动模式,一顿操作猛如虎,一脚油门3500,切换到手动模式降低一档,超车是爽了,油耗是高了。

所以还是好好的用他自带的D档模式,开着就会看到显示eco的节能模式,这样就是很省油的了。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首先并不是控越来风,本人是威驰17款1.5Lcvt创行版车主,再说油耗之前,想先说一下一个模式,叫做ECO,有人说叫节能模式,有人说叫做环保模式,反正就是电脑自动控制喷油量,达到省油的一个模式,同时也因为这个模式,很多人反映起步的时候偏肉,感觉没有动力感。其实这个模式是可以关闭的,具体怎么关闭,可以私信我,我会告诉大家方法,关闭以后动力方面会有所提升,速度和油门之间也会变得比较线性,但是只是相对的,毕竟威驰的马力还有扭矩在那里!

言归正传,关于威驰的油耗,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感人的,题主说威驰的油耗高不知道具体是一个什么概念,有没有一个实时统计的曲线或者什么的东西,对于威驰的油耗车友群里有大神,一箱油可以跑600多公里,而且普遍来说反应基本上都在6个-7个左右,当然不乏有些大神可以开到5个以内,但是也不乏很多人的油耗比这个数据高,究其原因,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妨分析一下:

1、首先天气原因,现在发表意见的,基本上都是过了一个冬季的车主,其实说真的,我承认冬天的时候油耗确实会有所增加,一方面冷启动,发动机运转正常的时间增加,在一个可能有些比较着急的小朋友,在水温还没上来的时候就会开开暖风,虽然当时还是有些冷的但是我们还是称其为热风吧,在一个过度的原地热车?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油耗

2、距离问题:像我的一个朋友同样是威驰车主,和我是同型号,基本上是同时买的车,他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只有2公里左右,基本上每天就是刚发动起来,还没怎么着呢,车就到了?,基本上我们两个人在对比油耗的时候它的油耗能比我高1-1.5个,冬季的时候甚至于能到9个油左右?这也不足为奇

3、行驶的环境不同:每天行驶在畅通的国道或者高速上,和每天行驶在走走停停拥挤的市区,那么油耗可能会差出1-2个来也是很正常的

4、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不同:等红绿灯的是,像美男子一样安静的起步跟一脚油门4000转嘶吼着率先冲线,油耗肯定会不一样的,像威驰这种小型车,日常行驶相对省油的速度区间应该在60-80左右

5、关闭了ECO模式,会有影响但是不是太明显

综上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能像我朋友那样,上面的5条全部都包含着,相对来说油耗肯定会变得比较高,但是也是相对的比较高?

换句话说,即便是按照7L油每百公里,即便是按照7块钱一升的的油价,基本上也就是5毛钱一公里左右,相对来说也还是可以的,毕竟油价以青岛为例,每周都会有优惠的时候,在5.88左右,油耗还是很感人的

下面是小编朋友的自述

我的车是2017款1.5L威驰CVT创行版,工信部油耗是百公里5.2,我自己实际测量高速平均4.5-5个油,市区平均在5-5.5个油,我已经有意无意算自己车油耗算了差不多一年,这数据毋庸置疑,就算上驾驶员技术差异,车子轮胎差异,开车时风阻差异,车子新旧差异也不会超过7个油,就算百公里7个油也不算高油耗呀,所以我震惊于题主的问题

再来说说这款威驰车的配置,1.5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CVT无极变速箱,动力十足,稳定。排量不大,CBT无级变速也是高效省油,再加上较轻的威驰自重,按理说它的油耗不会太高。

如果油耗高于7甚至高的离谱请查看一下机油是否需要更换,或者动力系统是否需要清理积碳

网友们,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有哪些开车的习惯比较费油。

有哪些开车的习惯比较费油。

有的朋友车技不错,开了很长时间的车,但开着同样的车,走同样的路,油耗却和别人相差甚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汽车的驾驶行为对汽车的油耗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最省油的驾驶习惯是什么?

原地开空调,夏天开窗,怠速的时候,因为车是停着的,所以耗油,但是里程数是零,如果算瞬时油耗,就是无穷大,因为只吃油不走,即使干油箱里烧了油,也走不了100公里,这需要多少燃料?

视车型和排量而定,每小时约1.5L至2.5L,油价便宜的时候,十几块钱,有些人喜欢这样做,喜欢在车上开着空调空转,听听音乐或玩手机,有时他们会等一个人,有些人闲置几个小时是的。

长期空转的两个危险,一就是容易造成发动机积碳发动机有积碳,功率就会下降,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驾驶体验和消耗额外的燃料,二是怠速也是油耗,1.5~1.6L发动机不开空调时,怠速油耗0.7~1.0L,1.5~开空调时油耗2.0L有没有。

按7元/升计算,不使用一小时浪费14元油钱,如果你的发动机排量超过1.6L,油耗会更高,如果经常踩刹车,可能会认为油门要少踩才能省油,但其实节油的本质就是少踩刹车。

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制动相当于将燃烧机油获得的动能直接转化为刹车盘与刹车片摩擦的热能,浪费掉了,只要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多刹车就是多一加速,在同一条路上,刹车越多,油耗就越高。

堵车比顺畅的交通更耗油,而且与刹车也有很大关系,很多老司机都会忽略车重问题,经常会在后备箱里放很多杂物,忘记及时清理,这种做法几乎肯定会增加车辆的负荷,增加油耗,这就是为什么您认为您的汽车越来越省油。

汽车的很多部位都与油耗密切相关,比如当汽车的轮胎磨损很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打滑,增加油耗,又如汽车机油,变质的机油不仅起不到润滑作用,反而增加发动机各部分之间的摩擦,增加油耗,最常见的是火花塞老化和点火问题。

也会造成燃油浪费,不定期维护,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厂家推荐的时间保养和更换一些易损件的车,肯定比没有保养或过期的车更省油,汽车不同的汽车胎压对油耗的影响很大,但这是我平时不太注意的。

定期保养会让你及时发现并达到正常胎压,这是一个小例子,更不用说积碳、火花塞、节气门等问题了,频繁变道、并线对行车安全无益其次,变道前会加速,并道后会减速,这也会增加油耗,车速过低是行不通的。

所以想要省油,控制好车速更为重要,一般来说,2500到3000转比较适合换挡,动力和油耗基本可以兼顾,城市道路地板油磨损对油耗有显着影响,因此,要想省油,在城市道路上不要急于加速,尽量少踩地板油。

如果是顺着地板油加速的感觉,尽量走快速路或者高速路,路况还是比较顺畅的,油耗也不会特别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避免油耗增加的重要途径,如果汽车本身出现问题,及时到正规4S店进行维修。

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开。

有人说加一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自行车了,加四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小电驴。还有人说,买车养车的花费用来打车,一辈子都花不完。

如果油价涨到10块钱,按照大多数汽车综合油耗8L的百公里数据来算,那我这种一年要消耗2400L燃油,一升油10元,那一年就要烧掉24000元油费,这可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对于我这种只见过50元面值的穷人来说,惊掉下巴那是必然的。

其实我个人还好,买车基本上是为了工作奔波,所以说大多数出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不是自己晕头跑,所以说油价高低都有公司来承担,但如果是个人的话,那么油价涨到10万,可能就真的有点开不起车了。

即便按照普通家用车一年一万公里的数据来算,10元单价那也要花掉8000元油费,算得上一笔庞大的支出。现在的汽油涨价后,虽然说价格贵,也只是说感受到开车的压力,但并不会说开不起。

若是汽油涨到十块钱。到时候估计就会有很多部分人开不起燃油车。因为一年开2万km,一年便要一万多块钱的加油费用。要是再算上保险,保养,停车费,加上一年1万块钱的折旧贬值,一年总的就需要三万多了。很多打工族一个5000块钱,一年也就五六万块钱而已。一个车便消耗了大半的收入,所以说开不起车也不是说开玩笑。只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会更加合适。

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主要是为了打击俄罗斯经济,以惩罚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国际油价大跌,美国汽油0.73美元/L,而水1美元/L,油比水贱。美国大妈的幸福时刻似乎到来了。

从今年夏天开始,国际原油价格狂泻30%至4年来最低点。截至北京时间17日晚21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每桶78.4美元上下徘徊,较前日继续下跌。分析师们仍在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有专家预测,此轮下跌将探至50美元/桶。

当地时间11月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4.21美元,跌破每桶75美元关口,为2010年9月以来最低。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7.92美元,也跌至四年来最低。

国际油价的“跌跌不休”传导至美国国内,美国成品油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破每加仑(约3.8升)3美元。

经济学家们分析,本来这轮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几乎走到了顶点,海外需求的放缓拖累了出口,可能会让经济转而向下;但突如其来的汽油大降价却可能是刺激国内消费的一个大利好。《纽约时报》预计,过去几周内汽油价格的陡降,会在马上开始的消费季给美国带来数十亿的额外零售收入。

分析称,对于那些中低收入的美国消费者来说,汽油价格的下降尤为重要。这部分人群还没有从过去几年的经济复苏中恢复元气。虽然近年来就业市场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工人在这几年获得的工资增长简直微乎其微。至于那些经济上最为拮据的群体,更是能从此次汽油降价中稍微松一口气,并将花费转移到其他日常生活或者服务开支上。

目前美国人每天花在汽油上的开支是10亿美元。汽油降价将让美国消费者们在今年11月和12月比去年同期总共省下84亿美元。按照一户典型的美国家庭每年购买1200加仑(约4542升)汽油计算,现在的汽油价格将让他们每年至少省下400美元。同时家用燃油的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5%,这是另一笔会因为油价下调而带来的额外节省。

事实上,美国并不缺油。上周四美国能源部出具的当周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已经上升到了29年来的最高水平:每日900万桶。按照这个产量计算,美国已经快要追平日产量960万桶的沙特阿拉伯。

报道称,美国石油产量的攀升和新型能源科技的应用密不可分:页岩层中抽出了成百上千万吨的油气;几条关键输油管更新升级,重新布流了从美国中部平原向墨西哥湾的石油输送,这个变化让现在墨西哥湾附近冶炼厂们仓库里几乎塞满了原油库存。美国已经终结了从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进口原油的时代。

但火上浇油的是,面对此轮油价下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并未减产,利比亚石油产量的恢复加剧了供过于求;同时,虽然伊拉克局势依然动荡,但该国的石油出口已经创下了自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最高纪录。

欧佩克成员国甚至趁机大打价格战,沙特阿拉伯日前就下调了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这一举动触动了争夺市场份额的敏感神经。但曾经“呼风唤雨”的OPEC正在丧失对原油的定价能力。约翰·科尔德福认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都把希望押在了中国和亚洲其他的原油大客户身上,但亚洲同样竞争激烈,今年9月,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油田所产原油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往韩国。

一边是供应超预期增长,另一边却是需求却越发疲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国际能源署10月份发布的报告将2014年和2015年的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长预测值分别下调了25万桶和9万桶。此外,美联储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新一轮走强,美元指数已于近期刷新5年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受到打压。

而到了明年3月,美国石油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950万桶/日甚至更高,随着届时寒冬逝去,全球石油消费市场亦会陷入萎靡,随之而来的是油价继续探底。上周五俄罗斯总统称,俄罗斯已经准备好面对油价“灾难性”下跌。

油价的底在哪儿?左右油价的因素是哪些?

据华夏能源网的分析,目前能够左右国际油价的因素不外乎五个:

1、欧佩克的产量

自6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其中具体来源有三:第一,OPEC增产约60万桶/天,其中主要来自于利比亚,其余国家大体增减相抵;第二,美国原油增产近30万桶/天;第三,三大能源机构持续下调需求预期,下调幅度约30万桶/天。而供应过剩造成的油价下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出口国,尤其是欧佩克。

因此,近段时间原油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消息层面均指向于欧佩克的产量动向。11月27日欧佩克会议将召开,但目前市场言论不一,最终是否会减产尚无定论。

而目前国际油价已经导致欧佩克大多成员国财政出现问题,因此,分析认为欧佩克最终限产保价可能性偏高。即使欧佩克不对3000万桶/天的产量配额进行下调,只需要求成员国严格遵守该配额同样也可达到减产效果。因为目前欧佩克整体产量约为3080万桶/天,超出配额近百万桶。

如果欧佩克11月会议上宣布限产,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长期压制原油的一座大山将移除,国际油价将会迅速反弹,有望重返90美元/桶上方。

2、美国页岩油的产量

从原油生产成本角度来看,非常规油气资产属高成本之列。其中美国页岩油开采的平均成本约为65美元/桶。但对于一些中小型页岩油公司而言,成本可高至75-80美元左右。因此,美原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将会令部分生产公司面临经济性考验,随之而来的则是减产问题。

3、欧美对伊朗的制裁

11月24日将迎来伊朗核谈的最后期限,双方将继续围绕核问题展开交锋,以决定双方是否相互作出让步。但近日表示“分歧依然很大,恐怕达不成目标”。此前,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四轮制裁,欧美也单方面对伊深化制裁,目前欧美允许伊朗日均出口不多于100万桶的石油。而谈判结果达成最终成果的可能性不大。

4、期货市场的动作

近五个月来,由于原油市场利空消息不断释放,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也随之不断升温,并出现了罕见的做空浪潮。以美原油期货为例,自7月份开始,交易商在美原油期货和期权中持有的净多头寸减少53%,其中多头头寸减少32%,而同期空头头寸暴增111%!虽然目前原油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仍未有得到实质改观,但有一现象需要警惕。

5、产油国的局势

俄乌军事冲突,ISIS中东暴力行径以及利比亚内部等地缘紧张局势依旧活跃于石油市场。俄乌双方关系陷入拉锯战,而且随着冬季来临,天然气供应问题将为俄罗斯增加谈判筹码,领土及能源贸易争端预计仍难以根除;近来,虽然中东紧张气氛有所缓和,但ISIS仍在间断性的挑动市场神经,其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利比亚内乱问题趋于长期化,内部分裂势力干扰下该国油田及港口频繁开与关,致使产量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

油价大跌、领土纠纷、内乱等因素存在令上述地缘风险大范围升级的可能。一旦局势升级,原油期货价格将会迅速反应。不过,由于市场供应整体相对过剩,将弱化地缘局势紧张所造成的供应紧张的担忧,所以,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阴谋论流行:美国和沙特要把俄罗斯“弄”

石油行业内发生的任何事情,很多都可以用阴谋论来解释。最近油价暴跌也不例外。

据凤凰财经的报道,最近《纽约时报》社论刊登了汤玛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讨论阴谋论的文章。这位前中东记者最近一篇专栏中发问:“这是我的幻想?还是一场全球石油战真的已经爆发?一方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伊朗。”接着他自问自答:“是的”,并认为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正试图将主要依赖石油收入的对手伊朗和俄罗斯置于地。与此同时,阴谋论这一观点在俄罗斯也很流行。

俄罗斯《真理报》的重要新闻就是:《希望沙特摧毁我们的经济》。

事实上,沙特是剩余产能最多的产油国,历来都是左右石油市场的力量。油价出现泡沫,沙特就增产遏制价格升势,价格下跌就减产支撑市场。今年夏天结束时油价开始暴跌,市场普遍预期沙特如往常一样减产。但事与愿违,沙特上月宣布将致力“维持市场份额”,不会减产支持油价。

虽然人们不禁会从政治角度去解读沙特的做法,但它这个战略也可以多个经济理由去解释。最明显的理由就是,对沙特来说,美国不再是一个极度尴尬的政治盟友了。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但现在出现“叶岩油革命”了,美国从沙特的大客户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

由于叶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应对竞争的战略之一就是压低油价,迫使叶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目前,沙特一直不能使用这一战术,因为基于许多供应和政治因素,油价一直高于叶岩油生产成本。就在最近几个月,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意外大增,但需求锐减。从6月份以来,油价已经下跌大约25%,上周更跌破每桶80美元。

如沙特现在减产支撑价格,美国就可以扩大叶岩油生产攻其要害,阿拉伯半岛势必落得原油收入减少的下场。沙特目前可以采用的战略,就只有迫使美国成为另一个原油供应国。若这个说法是对的,它的意义将非常重大。这意味着油价下跌不会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而全球两大原油供应国之间将爆发频繁的价格战,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基本格局。

当然,也有人表示所谓的阴谋论之说有些牵强附会。

据网易财经的报道称,很多人自然相信金融与政治格局的关系深厚,但供求关系的变化才是所有外围因素的最终落脚点,经济复苏不力以及世界对原油能源的依赖度下滑才是其步步跌向80美元/桶的推手。

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由3.4%调低到3.3%,经济疲软之势依然明显;国际能源署(IEA)10月14日将今年石油需求日增长预期由70万桶调低到20万桶,为五年来最低。但需要看到的是,较低的能源价格带来的不会仅是负面影响,在经济复苏困难期,能源成本的降低对工业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技术发展,目前世界对原油的依赖程度远没有上世纪石油危机时那么重要,加之各国开采能力的提升和替代能源的飞速发展,以及美国长期投资开发的页岩石油开始进入产量高速增长期,导致今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同比上涨13%至9月份的880万桶,即将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因此OPEC对全球油价的垄断控制能力早已大打折扣。数据显示,目前非OPEC国家生产的原油占世界原油贸易的比重超过50%,而在1970年代只有不到30%。此外,不仅是OPEC与非OPEC国家难以协调行动,OPEC内部成员也经常意见相左。

众所周知,俄罗斯财政对石油收入十分依赖,俄罗斯向国际市场出售原油720万桶/天,构成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5%,其财政盈利线约为102美元/桶。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5%,油价下跌的伤害确有体现。但据85美元/桶的美国页岩石油成本来看,美国的页岩石油生产企业陷入亏损几乎是必然的,受到牵连的还有200万人的就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并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

油价八连跌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受国际油价持续大跌影响,发改委昨日再次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自今年7月22日起,国内油价实现罕见的“八连跌”。本次调价落实后,7月22日以来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格每升累计分别降低了1.11元和1.25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普遍回落至“6元时代”。

那么,“八连跌”能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1。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私家车油耗成本明显下降。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L为例,本次调价后私家车主每月将减少23元左右的用油成本。如果综合“八连跌”累计降幅计算,每月出行总油耗累计降低185元左右。

2。降低物价,刺激消费。低油价使出租车、航空、旅游等行业都深受其益,减少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刺激消费。

3。国家原油进口成本降低。纽约每桶油价创下2011年10月以来的收盘新低;伦敦布伦特每桶油价创下2010年9月以来新低。2013年10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分析,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每下降10美元,中国就将节省200亿美元进口成本。

4。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