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石油出口中国_苏丹为什么油价下降
1.利比亚民族危机
2.战争有何负面影响?
3.最近油价下跌原因是什么?
4.苏丹的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地位怎样?
利比亚民族危机
利比亚,虽然是北非的一个国家,却靠近北美洲美国、西欧和亚洲的中东、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之间的海运线的必经之路--地中海航路中间,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必经之路,油轮运输必经之地,东接有苏伊士运河扼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的埃及,利比亚还是石油盛产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缺乏勘探,一半以上的油田都未经开采。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 美国为什么对中东和北非这么感兴趣?众所周知,核心利益就在于石油。 利比亚虽然地处非洲,但跟中东有着密切的政治关系,而且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大国。该地区的任何动荡,都会引起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 自埃及发生以来,原油价格大幅攀升,美国原油一度突破100美元关口。在埃及事件发生后,随着该国总统的下台以及政局逐步稳定,油价一度有所回落;但2月中旬开始出现向中东扩散的迹象,油价立即迅速上涨,并在利比亚骚乱开始后,出现向上突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 利比亚骚乱 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卡扎菲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战争有何负面影响?
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1、战争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二战之后,除了美国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重建问题。
2、人口问题,战争使国家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二战后的苏联男性人口严重不足,制约了国家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3、对人民的影响,战争结束后给人民带来心理上严重的创伤,面对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绝对毁灭性的。
战争也在一定条件下也带来正面影响:
1、经济影响,一些国家确实能够利用战争发财,但前提是战火没有烧进国门内,并且战争行为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可以把美国在二战和越战时期的经济对比一下)
2、人口影响,战争可以消灭大量人口,短期内表面上解决人口问题。
3、资源影响,战争胜利者一般都能够向失败者索取各种赔偿,或者利用战争在短期内侵占资源
4、人民影响,战争能够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总会有XX威胁论)
5、军事需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满足,所以军工是最大的商业市场,可以促进一些军事科学发展——而许多军事科技最终都能转化为民用科技提高人的生活水平。
从总体的人类而不是国家来说,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状态,两者相互矛盾、又互相交替。和平的时间长,战争的时间短。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无数财富毁于一旦,众多生灵倒毙疆场。但是有的战争恰恰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战争虽然引起种种灾祸和苦难,但它也会带来相当大的好处,它无情地暴露、揭穿和破坏人类制度中许多腐朽、衰颓和垂死的东西。” 这是列宁的话,我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战争是两个或多个利益集团之间全面、激烈地对抗。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集团利益不受损害或者为本集团攫取利益。
战争过程中各集团必须采取任何手段达到战争的目的。
人是战争的主导因素,人心向背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战争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人类社会对这种影响力的承载能力有一个阀值。
军事手段是达到战争目的最直接的方式。
军事手段必须为实现战争的目的服务。
军事对抗是战争最明显的表现形式。
军事对抗的结果与战争结果无必然联系。
总之,战争带来的伤害是长期的,确定的,深刻的;战争带来的促进是短暂的,不确定的。
最近油价下跌原因是什么?
本计价周期以来,受伊朗核问题、希腊债务危机等诸多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延续震荡下滑的走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美国的石油产量在增长,美国石油产量的大幅增长正让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变成一个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事实上,北达科他州一个地区每天就能产油100万桶。很大程度上由于开采技术的革新,在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得以开采,目前美国的石油产量已经能与产油大国沙特和俄罗斯抗衡。
2.沙特不妥协,沙特是一个主要的产油大国,每天的产油量为1000万桶,该国在石油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到目前为止,这个产油大鳄表示愿意采取降低油价,以免自己的客户被美国生产者和其它竞争者抢走。这是在油价攀升之前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一种战略。
3.亚洲的需求减少,美国产出的石油量不断创新高,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也有大量的石油产量。但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却不足以消费所有的供给。全球经济衰退让亚洲国家的石油需求低于预期,亚洲各国政府削减了对能源的补贴。
4.美元强劲,在全球,石油是通过美元买卖的。当美元走强时(正如最近几个月的形势),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购买石油就更昂贵。因此,这会令全球需求减少,进一步给油价带来压力。
5.利比亚和伊拉克恢复生产,除了美国的石油产量蓬勃发展以外,在一些战乱地区的石油生产也出人意料的稳定。利比亚、伊拉克、南苏丹和尼日利亚虽然面临着各种不稳定,但是它们都保持了稳定的石油生产,这使在需求较低时石油市场的供给却十分充足。
苏丹的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地位怎样?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反对西方强权政治,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团结,密切同非洲国家的合作,重视同中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苏同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关于国际形势:认为当今世界在政治、战略、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处于失衡状态。新的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局势很不安宁,世人无安全感。世界经济正向大型经济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主张阿拉伯和非洲地区集中自己的资源,建立牢固的地区经济联盟和共同市场,走一体化的道路。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在国际大家庭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以联合国宪章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以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根除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
关于反对恐怖主义:拒绝并谴责恐怖主义,认为国际社会必须对恐怖主义采取统一立场。呼吁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反对将恐怖主义与某一特定的文明挂钩,以及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强调国际反恐战争应以国际法为基础。
关于安理会改革:支持安理会改革,认为联合国改革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安理会改革应在联合国改革的大框架内进行,通过协商一致作出决定,均衡体现各国利益。支持非盟统一立场,主张吸收非洲国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工作应增加透明度和民主,奉行公正、客观的原则,批评动辄以制裁解决争端的做法,反对双重标准。
关于气候变化:认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作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主渠道,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反对为发展中国家设定强制减排目标。
关于人权问题:主张各国应通过合作客观地探讨解决人权问题,反对在人权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的做法。强调各国有权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反对某些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向别国施压,干涉别国内政。
关于中东问题:承认巴勒斯坦国,认为巴人民享有自决权和建国权。主张以色列应撤出所有阿拉伯被占领土。希望在《奥斯陆协议》及“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与以和平共处。
关于伊拉克问题:主张伊人民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党派、宗教的纷争,希望伊人民当家作主。国际社会应继续帮助伊恢复稳定,伊邻国可就此发挥积极作用,驻伊外国军队应尽早撤离。
军事武装部队建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后,军队实行苏丹化。8月14日为建军节。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18~30岁的苏丹人必须有两年服役期。武装部队总兵力约为19.65万人,由陆、海、空3个军种组成。苏还组织和训练军事部队性质的民防军,估计有10万人。军事院校主要有最高军事学院、参谋指挥学院和军事学院。
经济苏丹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落后,基础薄弱,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为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巴希尔政府于1993和1996年分别发布新经济法规,实施一系列经改措施,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经济,鼓励外国投资,发展农业,促进出口,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私有化进程。
近年来,苏丹建立起石油工业。随着大量石油出口及借助高油价的拉动,苏丹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苏丹政府一方面逐步加大对水利、道路、铁路、发电站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努力改变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情况,将发展农业作为长期战略。
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59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1563美元
经济增长率(2008年):6.5%
货币名称:苏丹镑(Sudanese Pound, SDG)
汇率(2008年):1美元=2.05苏丹镑
通货膨胀率(2008年):16%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