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食用油在下跌呢?

2.一手棕榈油期货多少钱

3.棕榈油期货的套利分析

棕榈油价格涨跌幅度是多少_棕榈油价格涨跌幅度

近期,出现了国内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的行情,这也表明,我国对食用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不过从食用油的生产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食用油还需要进口,食用油的市场紧缺和需求提升,导致价格出现上涨,那么我国食用油上涨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三大食用油价格上涨

目前国内出现了三大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局面,它们分别是菜籽油、豆油、棕榈油,价格出现上涨,由此可以看出,食用油的安全性正在通过价格来保障,整体上来看,食用油的价格基本突破了50元一桶,而且价格上涨的态势非常明显,以菜籽油为例,由于产量和含油量的限制,加上没有政策保护价收购,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产量徘徊不前,菜籽油只能保证基本的需求,受进口菜籽油影响,价格出现上涨,今年进口各类食用植物油合计为1152.7万吨,数量也是比较大的。

二、为何食用油价格会上涨?

1、多种食用油相互影响

以棕榈油为代表的全球食用油供需趋紧,很多油料作物出现减产,带动油菜籽、菜籽油报价持续上涨。

全球油菜籽减少了5万吨的产量。

2、土地和劳动力受限

国内食用油增产空间有限,主要是因为很多种植油料作物的土地开始荒废,劳动力大大减少,导致生产出来的油料作物产量低,食用油市场供应减少,价格自然上涨。

3、进口食用油品质难以保证

我国进口食用油是比较谨慎的,前期由于国内进口的油菜籽油中曾检出有害物质,这就导致国内的油菜籽油注意以去库存为主,市场供应总体偏紧,也驱动了菜籽油价格上涨。

综上,关于三大食用油价格上涨及上涨原因的介绍就到这里了,现在国内的食用油价格虽然出现了上涨的行情,不过需求短期内难以改变,也不排除后期价格出现回落。

为什么食用油在下跌呢?

有20多年的大马交易所棕榈油期货和仅有两年历史的大商所棕榈油期货之间有何关系。 大马交易所和大商所使用相同时区,大商所每日9:00开盘,15:00收盘,大马交易所每日10:30开盘,18:00收盘。大马交易所毛棕榈油合约每手25吨,相当于大商所合约的5倍(大商所交易量双边计算)。大商所的交易量和持仓逐步增大,已经与大马交易所不相上下,并有进一步赶超的趋势。

采用2007年11月1日至2009年7月21日大商所棕榈油期货价格指数和大马交易所棕榈油期货连续价格日收盘数据共410对进行分析。

样本区内价格相关系数高达0.986164,呈现高度相关,基本上齐涨共跌。大商所样本区内波动率(标准差比均值)为29.97%,大马交易所为27.41%,大商所棕榈油期货价格运动幅度较大;然而日收益率序列标准差大马为3%而大商所为2%左右,日内波动大马较大商所为大,说明大商所趋势性较强。 通过以上分析,大商所棕榈油价格和大马价格重要程度已经不相上下。大马交易所因其产区因素,对大商所价格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同时价格波动剧烈。

大商所主要反映消费因素决定的价格,因为具有替代效应,大连价格日内波动相对较小,但是趋势性强。虽然大商所交易时间较早,但是还不能引导大马价格,不过大连价格已经是大马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长期看是决定因素,同时大马价格对大连价格反应敏感。表现出棕榈油价格的消费敏感性,而非生产敏感性。

事实上,如果我们剔除样本区间近100对市场处于上升阶段的数据,大商所价格则对大马价格有绝对的影响能力。这充分反映了“供大于求,消耗库存,价格下跌,买方定价”特征。加上这100对数据,大马价格重要性就与大连“不相上下”了,说明“供不应求,积累库存,价格上涨,卖方定价”。因此,在价格上升阶段,应主要关注大马价格,在价格下跌阶段,应主要关注大连价格。

消费价格即大连价格有较强的定价能力,有主导性,但是大连价格反映还不灵敏。大连与大马价格目前处于大马定方向,大连定幅度,大连相对平稳,大马波动剧烈的格。

作为重要的植物油期货品种,CBOT豆油期货价格未包含在本次研究之中,以后将对此进行研究,从而确定植物油脂的定价权到底如何分配。

一手棕榈油期货多少钱

进入4月份,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走势呈现一种新气象:豆粕、棉粕等粕类产品

一涨再涨,而豆油、棉籽油等食用油价格一再下跌,且较为明显,受棕榈油价格较

低和需求低迷影响,天津地区毛豆油最低成交价格已经到了5720-5730元/吨,山东

、华东、华南地区二级豆油也降到5750元/吨左右,国内大部分地区豆色拉价格多

降至6000元/吨以下;受豆油行情的打压,棉籽油价格也有所下跌,湖北荆州地区

报价5600元/吨,河南新乡地区566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5620元/吨,山东邹平地

区5600元/吨,山西运城地区5900元/吨,跌幅多在30-50元/吨之间。

促成食用油价格下跌的因素分析:

一、4月下旬更加廉价的南美大豆有望到港。

由于南美交通运输吃紧及豆农的可能惜售,据传大批南美大豆到港时间可能要

延误一个月。但以上消息还有待证实,而自4月下旬开始有南美大豆到港已是不争

的事实,即使以上消息被证实,依然有小批量更加廉价的南美大豆不断到港,多少

也会对豆油乃至食用油价格的下跌产生影响。

二、气温升高,棕榈油形成冲击。

由于近期国际棕榈油价格一跌再跌,为我国进口商入市采购提供了良好机遇。

据统计,我国3月份船期棕榈油购买量达30万吨,至今4月份船期购买量也已达20万

吨。目前,各沿海口岸进口棕榈油正大量运抵,并且据预计后期到港量还将增加。

而自进入4月份以来,各地气温正在普遍升高,一些地方最高温度已达25℃,棕榈

油用途正在增加,有的地区已可以代替豆油,甚至已开始用于掺兑豆油及色拉油等

其它食用油,由于价格较低(目前与豆油存在1000元/吨的价差优势),对国内食

用油的冲击将日益显现,必然会拖动食用油整体价格的下降。

三、进口豆油不断到岸。

目前,已开始有南美豆油到港,进口成本与国内现价低300元/吨以上,并且根

据CNGOIC消息,今年我国豆油的进口量将达到150万吨,后期进口数量巨大,所以

进口豆油对国内食用油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有望对后市形成打压。

四、菜籽收获压力。

今年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达820万公顷,较去年增加9.2%,各地油菜籽长势也

普遍良好,预计今年油菜籽产量有望突破1200万吨,比去年增长17.8%。据观察,

一些地区早熟品种再过10几天即4月下旬左右可以收割,5月上旬就可大量上市,菜

籽收获压力将在近期形成,推动国内食用油价格的下跌。

五、国储油换库。

目前,国内豆油及菜油价格居高不下,使国储油有了轮出和用进口豆油进行补

库良好机会。各地油厂和国储库已经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展开了国储油轮出和库存陈

食用油的抛售工作,将有利于国内食用油价格的继续下跌。

六、食用油消费无明显增长趋势。

由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食用油消费量较为稳定,除了节日因素

消费量可能增加外,不可能因为价格高低而增减消费量,这无疑是对国内低迷油脂

行情的严重打击。

简而言之,食用油行情的下调,油厂需要提高粕类产品价格来保证利润,而粕

类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也给了食用油价格的下调空间,近期国内油粕产品价格反

差趋势还将延续。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南美大豆将推迟一个月到港"的传言,如果此

消息得到证实的话,油粕产品价格反差时间还将更长。

棕榈油期货的套利分析

1、至少4600元(按照交易所保证金7%×6500元/吨×10吨/手);实际期货公司加收后(保证金8%~13%不等),需要6000元~9000元/手。

2、我帮您查了一下,目前棕榈油期货价格在5600元左右一手,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3、你好,现在投资期货棕榈油一手大概需要6000元~9000元,期货棕榈油一手是10吨。

豆油与棕榈油跨品种套利理论基础与价差分析

作为国内期货市场主要油脂期货品种,豆油和棕榈油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两者既有共性也有独立的特性,这也是两者可以进行套利的一个前提。所谓共性是指两者都以食用为主,利用农作物和植物的果实加工榨油后,用以民用消费。而不同之处在于因生产原料不同两者在消费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季节差。在我国豆油全年消费比较均衡,一般在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豆油消费较旺盛,而棕榈油因熔点高,在冬季进入消费淡季,消费量较小,因而在夏季棕榈油为增加相对豆油的竞争力,其价格一般相对较低。两者因季节性产生的价差给套利交易提供了机会。

另外他们都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在全球的生物柴油原料中,亚洲主要是棕榈油;欧洲以菜籽油为主,进口亚洲的棕榈油也占一部分;南美及美国则主要以豆油为主。

在食品工业中他们也具有一定可替代性。如奶油的制作,棕榈油可直接乳化,豆油则需要氢化,因为氢化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乳化不会,现在奶油的原料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棕油。

从豆油和棕榈油期价的走势上看,自棕榈油上市以来,其期货价格就紧随豆油的期价走势,两者同涨同跌的趋势明显,之间相关性极高(如下表)。豆油价格高于棕榈油价格,豆油和棕榈油价格走势的趋同是进行套利的基础。

根据历史价差分析,通常情况下豆油和棕榈油5月合约的价差高点出现在9-11月份,而低点出现在1-3月份左右。如下图(该图剔除了交易量较低的时段)。

09~11年,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一直处于一个区间波动的状态,波动幅度一般在800点左右。一年中出现高价差的时间段,通常是在每年的夏季,这段时间是我国棕榈油食用消费旺季。为获得相对豆油更有竞争力的销售状况,其与豆油的相对价格需较低,两者价差因此会出现高于1200点的情况。而低于700点的价差出现时间较短,一般是在每年的冬春季节。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价差高点超过2000,造成今年如此高价差的主要原因有:

1、棕油主产国库存巨大。如下图是马来西亚今年月度库存变化,自6月起,库存增加迅猛。1~9月马来总产量为1316万吨,而10月是棕油产量高峰,该库存在10月可能继续上升。

2、大豆减产导致豆油跟涨。USDA10月报告预估2012/13年度美豆产量为28.6亿蒲,低于11/12年度的30.94亿蒲,2012年初至10月19日收盘美豆上涨幅度达25.76%(11月合约),国内豆油上涨约8.73%。

3、国内食用油禁止搀兑棕油及餐饮行业不景气导致食用需求下降。之前棕榈油在国内的烹饪需求约占25%,食品加工及方便面生产需求占50%,烹饪用量缩减了约50万吨以上,占我国棕油整体消费的近10%。

但是高价差终将回归,原因如下:

1、明年南美大豆将增产,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的预测,12/13年巴西、阿根廷产量达1.36亿吨,比11/12年度增加26.51%.,这样的话,明年大豆在供应上将会比较充裕,从而对豆油价格造成压制。

2、国内食用油供应充足压制豆油价格。我国月均食用油需求在210万吨左右,目前国储有约550万吨食用油储备,加上每月大豆压榨出油约110万吨,以及其他油品及进口毛油补充,中国食用油供应不会出现短缺。

3、印度棕油消费量快速增加。印度的棕榈油食用非常普遍,其用量是豆油的2倍以上。印度的棕榈油进口上升速度较快(如下图)将弥补我国食用消费量的下滑。

4、全球棕油制备生物柴油增加。马来西亚政府拟将生物柴油含量由5%提高到7~10%,这将增加约40~60万吨棕榈油消费量。12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1890万吨,比11年小幅增加10万吨,而棕油使用比例在逐步增加。当原油与棕油的价格相当时棕油制备生物柴油会相当有竞争力,目前布伦特原油约在855美元/吨,而马盘期货棕油价格在809美元/吨,已具竞争力。

5、马来西亚自明年1月1日起将实行新关税政策(采用同印尼一样的从价征税方法,但税率比印尼更低),该政策将大幅降低出口关税,从而刺激全球棕油消费,并挤占部分豆油消费。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豆棕价差将会回归,目前存在着极好的套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