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用欧元结算石油_俄罗斯给欧洲石油价格对比
1.表态:如果实行价格上限,俄罗斯将不再向世界市场供应原油
2.同样拥有丰富石油,为何俄罗斯没有沙特有钱?
3.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带来哪些影响?
4.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表态:如果实行价格上限,俄罗斯将不再向世界市场供应原油
收藏每日商品,了解全球商品市场动态。
今天是2022年7月21日,今日内容主要如下:
针对目前欧美主导的俄罗斯原油出口限价方案,关联方俄罗斯正式表态,如果实行价格上限,俄罗斯将不再向世界市场供应原油。
资料显示,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中约有50%运往欧洲地区,每天大约有220万桶的原油和120万桶的石油产品运往欧洲,而欧盟方面的数据也显示,欧盟进口的海运原油有25%来自俄罗斯,两地能源关联密切,或者说,欧洲地区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严重。
但自俄乌冲突以来,欧盟等国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相关经济制裁,随后俄罗斯能源对欧洲地区出口大幅下滑,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开始在全球寻求替代品,将上涨浪潮推衍至全球能源市场。
数据显示,自2020年疫情大流行以来,欧洲能源和公用事业公司的总体债务一直攀升,今年已膨胀到超过1.7万亿欧元,比2020年以前的水平激增50%以上,不少能源巨头目前承受着巨亏压力,德国尤尼珀已经在寻求救济方案。
而传统的天然气进口国日本,其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本制铁购买了一船液化天然气,交易的总价格将达到1.32亿-1.35亿美元,使其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昂贵的液化天然气购买交易。
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的中国,今年上半年整个能源进口规模全面萎缩,因为国际价格大涨。
据悉,目前日本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
而且,日本还在为保留萨哈林项目股权而努力。
在欧洲带动全球承受能源供应压力的同时,俄罗斯也在为能源出口积极寻求渠道。
能源出口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外汇获取途径,在受到西方制裁之后,其能源出口开始转向亚洲地区,中国和印度成为潜在的需求大户。
从全球能源需求来看,中印两国在能源进口需求已经超过了欧盟,而且两国的经济还在飞速上升阶段。
来自行业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在俄乌冲突后的一个月内俄罗斯大宗商品出口均出现了大幅下降,但自3月下旬以来,俄罗斯相关商品的出口开始缓慢回升,部分国家在需求压力下重返俄罗斯出口市场,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
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7月的原油产量已经连续第三个月回升,从7月1日到17日,俄罗斯原油日产量为1078万桶。
面对当前的能源供应局面,为降低俄罗斯能源的出口收益,同时又力求保障对欧洲等地区的能源供应,欧美日等国于6月下旬提出了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实施限价措施。
但分析认为,这一制裁方案极有可能导致俄罗斯退出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能源市场,“那些欧洲人和美国人正在谈论每桶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但他们将得到的是140美元/桶的油价”。
而根据相关制裁方案,欧盟决定自8月1日起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这也意味着,未来欧盟需求的的进口需要找到新的替代渠道,若不能有效解决,这将对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构成强力冲击。
目前,美国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原油和天然气的最大供应国。
而最新消息显示,此前受到美国制裁而不能出口的委内瑞拉,目前已经获得了部分豁免,可以对欧洲出口原油,但委内瑞拉却表示,可向欧洲提供石油,但必须“提前付款”。
另外一个受到制裁的石油出口国伊朗,近日则启动了伊朗里亚尔兑俄罗斯卢布的交易,这意味着两国交易将正式摆脱美元计价。
实际上,如果我们将范围进一步扩大会发现,土耳其也在和俄罗斯寻求一种替代美元的交易方式。
来自官方数据显示,土耳其2021年四分之一的原油进口、大约45%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
目前两国有可能取的交易方式为,土耳其用土耳其里拉支付俄罗斯能源进口,俄罗斯再用这些付款购买部分土耳其商品。
而在印度,在印度卢比和俄罗斯卢布机制仍处于讨论阶段之际,来自中国的人民币、阿联酋货币迪拉姆已经被小范围内用作中间支付货币。
如果这一趋势延续,将对当前的美元国际结算地位构成明显冲击——因为从出口市场来看,俄罗斯能对全球提供的大宗商品不仅仅只有原油,还有天然气、黄金、镍、煤炭、钢材等大宗商品。
这种局势,对欧洲来讲是能源供应危机,对美国来讲,在扩大欧洲能源贸易的同时,还要努力去阻止这种脱离美元交易的趋势。
当然,目前最紧迫的依旧是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问题。
尽管德国方面已经确认北溪1号将于21日恢复供应,欧盟仍正在考虑从下个月开始,各成员国自愿削减15%的天然气用量,因为担心俄罗斯可能停止供应天然气。
同时,为保障冬季能源供应,欧盟部分成员国开始重返煤电、核电市场。
资料显示,欧盟约40%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但自俄乌危机升级以来,俄罗斯已经大幅削减对欧盟天然气输送量:对波罗的海国家、芬兰、波兰和保加利亚的天然气供应已经被切断,对德国和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也大幅减少。
其他方面,日前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买入194万股西方石油普通股,持仓总市值114亿美元,西方石油持股比例升至19.4%,即1.817亿股普通股,接近将后者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据了解,通常按照权益会计法原则,一旦投资者拥有公司达到20%的普通股,就应将公司收益的一定比例计入自己的业绩中。
在我国国内市场,我国经济的恢复速度仍被全球所收藏。
一周前高盛集团削减铜价预期,认为全球能源紧缩对经济增长造成的风险偏高。
高盛预计未来三个月铜价目标为每吨6700美元,低于之前预测的8650美元/吨。
据悉,我国占到全球铜消费量2500万吨的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问题较大的烂尾楼处置方面,目前各地纷纷开启一对一帮扶,力争按期交房。
7月19日,郑州地产与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设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陕西咸阳住建局组织召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集体约谈会,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政策;四川遂宁住建局指导各辖区开展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挂联工作。
另外,为促进楼市消费,深圳推出“青年人才共有房”。
根据该,三年之后如果房价出现上涨,青年人才可以选择向企业按照原价购买剩下的一半产权;如果三年后房价下跌,企业将向青年人才按原价回购一半产权。
地产楼市初现理财的苗头。
与此同时,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到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一方面,体现在产销规模再创新高,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66.1万辆和26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21.6%。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取得一些新突破,新研制的激光雷达、国产芯片、车载基础计算平台都实现了装车应用;能源电池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居世界首位,半固态电池接近量产状态。
同时,新能源车配套体系加快完善。
上半年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30万台,同比增长了3.8倍。
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已累计建成1万余个,基本实现退役电池就近回收。
而最新消息显示,工信部表示,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正在研究,确保汽车、芯片等供应链稳定畅通,这表明新能源市场大消费领域将正式开启。
其他方面,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通知,自2022年7月25日起,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开始第二批垫付,垫付对象为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10万元(含)以下的客户。
同样拥有丰富石油,为何俄罗斯没有沙特有钱?
作为一个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国家,沙特的“有钱”是建立在高油价的基础之上的。沙特的有钱只是一直以来大家的印象,沙特的富是长期积累的富,而这个富的代价是国家除了石油产业以外,几乎不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工业投资。俄罗斯以石油、天然气等出口为支柱产业,没有多元化的经济收入。俄罗斯的人口不断减少,这阻碍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俄罗斯如果比经济总量,并不比沙特穷,但它有1.4亿人口啊,如果平均一下就比沙特差了一大截。在克里米亚半岛危机以前,欧洲国家每年都必须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但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欧盟成员国***12月14日决定,延长2018年1月底将失效的对俄经济制裁期限。这对俄罗斯经济是雪上加霜。众所周知,俄罗斯近年来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支撑经济发展,GDP对这个产业的依赖程度高达60%以上,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沙特影响很大,但毕竟有很雄厚的老底,实际上俄罗斯受影响更大,自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一直跌跌撞撞,基础还比较薄弱。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2月14日的年度记者会上也坦言,首先是能源载体价格大幅下跌,这部分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俄罗斯预算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外部对俄的限制即所谓的制裁,“制裁对俄罗斯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远不及油价下跌带来的影响”。
俄罗斯的石油那么丰富,但是俄罗斯却不像沙特那么有钱,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俄罗斯的石油虽然说丰富,但是俄罗斯的石油生产成本却很高,他能每桶得到2至30美元一桶。而沙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很低,只相当于一两美元一桶。所以一旦石油价格下跌,给俄罗斯的经济影响非常之大,而沙特则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继续出售,沙特有着非常低的成本,所以在低于20的情况下,依然有很高的收入。在高油价时,沙特的收入更是惊人。所以查得非常有钱,而俄罗斯却很穷。
还有,因为俄罗斯是超级大国,所以还要面临的巨大的军费开支,而沙特在这方面要比俄罗斯少许多。
1.其实俄罗斯一点儿也不穷,俄罗斯2016年的GDP是1.283万亿美元,人均GDP是8748美元,俄罗斯早就成为了发达国家。
2.俄罗斯拥有170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两个中国那么大。俄罗斯有1.4亿人口。俄罗斯的自然非常丰富。欧洲国家每年都必须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3.俄罗斯的经济从苏联时期起就自成体系,俄罗斯企业全球化程度非常低,与世界经济没有多少联系。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进行的经济制裁只是让卢布贬值。没有导致大量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工程烂尾、银行出现挤兑、大量汽车没有汽油使用等情况。
4.俄罗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经济多元化的产业,主要依靠石油等自然出口。一旦石油价格下跌将导致俄罗斯经济收入减少。
5.俄罗斯新生人口不断减少,这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如果俄罗斯像印度一样拥有13亿人口,那么俄罗斯将会成为世界上政治、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从俄罗斯的工业实力和国家规模投资看沙特,沙特目前从国家社会进步程度来看,它仍然是非工业化国家,国家收入主要靠石油天然气的开,这也仅仅是开罢了,沙特不具备加工成品油的能力,从石油变成汽油、柴油、煤油?等等一切石油化工制品,沙特几乎都不能生产!甚至勘探都要有外国帮助才能完成!不要小看石油化工工业(不是催化、裂化那么简单),全世界掌握从勘探到最后成品油等任何石化产品生产的国家不超过5个(我国是其中一个)!
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带来哪些影响?
俄罗斯终于对波兰“下手”了!据法国媒体报道,波兰境内最大的石油公司奥伦石油近日对外突然宣布一则声明,称俄罗斯方面当前已经暂停了通过“友谊”管道向波兰输送石油。与此同时,波兰还强调自己绝对不会受到影响,奥伦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巴伊特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公司之前已为此做好了准备,“我们只有10%的原油来自俄罗斯,将用其他来源替代”。奥伦公司表示,俄罗斯上述举动不会影响波兰市场上汽油和柴油的供应。
至于奥伦公司的话是真是,现在不做讨论,留给时间验证。要知道,在俄罗斯天然气断供时,波兰也是这样的说的,完全不把俄罗斯天然气当回事。而在俄天然气真的停止供应后,波兰居民只能排队数天抢购燃煤应急。
俄对波兰断供原油,影响有以下三点
一、欧洲石油价格的上涨
俄罗斯在原油市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原油出口量维持在400-500万桶/天左右,同时还有200-300万桶/天石油产品出口。一旦俄罗斯出现断供,很难有其他来源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个缺口,即便未来贸易流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买家也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从当前原油市场所处的供需环境来看,市场已经处于低库存和闲置产能下降的大环境之中,进一步的消化库存也意味着未来供给短缺的可能性上升。
所以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使市场担忧上升,油价大幅上涨。
二、美国可能从中得利
从能源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俄罗斯让出了欧盟大部分市场,美国正“趁虚而入”,据白宫的数据,去年美国对欧天然气出口量增加了一倍多,另外,美国原油产量激增也有助于稳定欧洲市场。
能源历史学家、标普全球副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表示:
美国重新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能源现在正成为欧洲能源安全的基础之一。
换句话说,美国正在重新夺回全球能源的主导权,下一步很可能就是重新控制油价了。如果达成这一目标,那么美国控制住通胀的可能性将激增,从而可能会影响美联储的决策,这可能是目前市场最需要关注的因素了。
三、德国态度或有松动
俄罗斯对波兰被断供石油后,德国又爆发了一次示威抗议,反对德国跟风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结合时间点可以看出,德国人并不想成为下一个波兰。
由于北溪管道被炸,德国已经失去了廉价的天然气,如果管道石油再被俄罗斯断供,那肯定是要雪上加霜的。
虽然德国去年已经承诺停止所有俄罗斯石油的购,但在寻找替代品的时候却被现实打脸,德国向哈萨克斯坦购买原油,却依然离不开友谊管道。
由于哈萨克斯坦与德国并不接壤,所以德国购买的原油只能通过俄罗斯“友谊”(Druzhba)输油管网系统来交付。作为全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启用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友谊”管网分为两线,分别途径波兰和乌克兰,向德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输送石油。
哈萨克斯坦已经明确表示对德国年供应量能够上升至600万吨,对应12万桶/天。这个供应量足以维持德国近一半的需求。当然,考虑到这些原油依然要经过俄罗斯的管道来运输,所以除了向俄罗斯支付管道费用,德国的能源供应也需要继续“看俄罗斯的脸色”。
所以,在俄对波兰断供后,德国人们的态度就很说明问题了。
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并不是我们不想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而是俄罗斯不想把石油都出口给我们。
谁说我们不在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和沙特两个国家一直都在争夺我国第一原油出口国的地位,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内,两个国家的位置就要换上一换,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一,就是为了争相向中国出口石油,而我国为什么不在只是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俄罗斯石油是便宜,那是对欧洲来说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有些不解,都说俄罗斯石油便宜,而且俄罗斯和我国关系友好,怎么可能卖给别人便宜,卖给我们贵呢。这是因为地理原因决定的。
首先,俄罗斯的油田主要分布在第二巴库和第三巴库。第二巴库是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的旧称,是仅次于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有800处油田,500处气田,储油区绵延面积达到了70万平方公里。
目前该油田年产量为1.2到1.5亿吨之间,占俄罗斯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同时该地区原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特别发达,有大型炼油厂10多座,年加工原油的能力达到了1.5亿吨,输油管道在其内部纵横交错。
这么一个石油发达的地区,却主要位于欧洲平原,因为气候温暖且石油位置浅,开起来自然轻松便宜,所以供给欧洲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价格也不高,但这里到我们中国太远,同时输油管道要穿过寒冷的西伯利亚需要加热,因此成本就上来了。
其次,俄罗斯供应给东亚石油的主要产地为第三巴库,也叫做秋明油田,它位于西西伯利亚中部和北部地区,远景石油储量估计为400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原油产地。
但我们听到西伯利亚就知道,这里气候寒冷,加上原油储量位置深,开成本高,因此价格并没有那么便宜。而且西伯利亚地处寒冷地区,冻土让我们无法修炼输油管道,而且漫长的官方运送原油还需要加热做保温,用来防止石油凝固,因此成本太高,多数都用游轮运输的方式。
以2020年为例,我国在俄罗斯共进口原油8357万吨,通过俄罗斯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共输送了3000万吨,剩余的5375万吨的石油,主要通过火车和游轮的方式进行运输。
火车属于陆路运输的方式,一列火车能够运送4200吨原油,分为两个途径,其一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到我国的满洲里,其二是哈萨克斯坦到我国阿拉山口。
轮船运输原油属于海运,需要经过白令海峡,这里常年海面冰封,大型运输船还需要让破冰船疏通航道,因此成本也高。
这么一看,石油不便宜,运送过来成本也不低,我国在俄罗斯购买石油其实并不是十分合适,但依然支持俄国石油,这也体现了两国友好关系。
?第二,蛋不能投在一个篮子里我国自古就有典故,叫做良禽择木,形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俄罗斯虽然同我国关系友好,而且石油相对来说价格还算中肯,但石油属于战略储备,不可能全部交由一个国家进口,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量大,仅从一个国家进口也不现实,加上还有这么两个原因,决定我国不能在一个国家进口。
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的石油质量一般。衡量石油质量的指标是API和硫。API表示的是石油密度,密度越高说明含水量和含盐量就越低,原油的品质就越高,而硫对于金属是有腐蚀的,原油中硫含量高了,还需要经过除硫工艺,多浪费一到环节,自然成本也会高。俄罗斯的原油对于沙特来说,品质差一些,而且价格和沙特差不多,因此并不会只进口俄罗斯的。
原因之二就是我国对于石油需求量太大,每年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如果单独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进口,一旦运送石油的线路发生故障,那么短时间会很快造成石油储备量危机,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从多个途径进口石油是分担危机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在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巴西,安哥拉,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美国,挪威都有进口石油,上面这个排序是根据进口石油量多少而排序的,可见我国“蛋并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2020年,我国全国石油消费总量为7.02亿吨,而我国石油产量只有2亿吨左右,其余5亿吨都需要进口,缺口很大,单从一个方面进口原油也不切实际,所以要“四面撒网”才对。
?第三,想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也不同意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人认为俄罗斯不可能不想多卖我们石油?但实际上,俄罗斯也需要分担风险,并不能把能源出口只依赖我们一个国家,作为俄经济命脉,一旦石油出口出现问题,经济肯定受阻。
因此,在我国提出“安大线”的时候,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把石油管线修建到“泰纳线”上。安大线是一条从俄罗斯安热罗苏真斯克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线,但在俄罗斯泰舍特地区就改道去了纳霍德卡,运送到这里以后,石油不仅可以出口到我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总结综上所述,不管是我们进口石油,还是石油出口国,都在谋求一个多元化的方针,多家进口,多家出口,才能保证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