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那个地方油价最低_哪些地方油价破8元
1.多地92号汽油重回“8元时代”,影响国内油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92汽油重返“8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4元,油价下调利好什么?
新能源车涨价,特斯拉官降,中国品牌跟进,燃油车掀桌子,部分车企开启保价模式。以上大约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车市的经历的一系列过山车似的价格大乱斗。就当上个月大家还在讨论价格战要打到什么时候,到底是“保价派”技高一筹,还是掀桌子的更得人心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最大涨幅,以及碳酸锂半年不到的时间暴跌近66%的消息,恐怕要为一季度风风火火的汽车价格战,画上一个句号了。
份额降、油价涨,油车再打价格战也没用?
持续数月的价格战,简单来说,就是车企们为了留在“牌桌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价格战拼的却不是车价本身,甚至也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在风云变幻的车市格局中,对于产品、车企的预期。试想,如果明确告诉你,某家车企明天就要关门大吉。那么即便现在它的产品就是打骨折,恐怕绝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去趟这趟浑水。这种案例并非没有发生过,对于曾经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而言,其收尾的库存,最终归宿往往是租赁或二手市场。而它们在退出之时也并非没有选择大幅降价,但无论消费者还是车市同行,对此行为其实大多也都并不在意。
那为什么现在都开始在意了呢?因为彼时的降价,是准备卷铺盖走人,而现在的降价是为了继续撑下去。特别是对于燃油车领域而言,大家账本都非常清楚。首先,大盘是基本稳定的。自2017年到2022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基本围绕2400万辆左右水平震荡徘徊。其次,存量的数据中,新能源车的份额逐渐提升。去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经突破650万辆,同比几乎翻番,实现每卖出四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的格局。按照前面“买预期”的论调,其实燃油车目前已经处于守势状态,而油价可能会是压垮这一姿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全球主流车企纷纷选择“锁死”燃油车科技树,将有限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入到挖新战壕时。其实也等于变相“锁死”了燃油车的制造成本。平台化的制造方案,多产品(甚至多品牌)共线的生产方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简单来说,只要边际效应能够维持,燃油车的生产制造就会保持在可控且较低的水平。这也成为传统车企打价格战时手握的重要筹码。但油价对于消费预期的影响,恐怕会导致传统车企不再愿意主动将手中的筹码掷出,而是被动选择固守。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近年来油价与车市的关系。在去年上半年一波10涨2跌的走势下,国内油价也从“6元时代”快进到“9元时代”。叠加其它因素影响,去年3-5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明显,但同期的新能源车市依旧保持正增长状态。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年,整体画风为之一变。一方面,3涨8跌的油价走势,并没有让“10元时代”到来,还在年底成功将92号汽油压在了8元以内。另外,部分燃油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也刺激了去年下半年的车市表现。
再把时间拨回今年,虽然购置税优惠告一段落,但油价在第一季度基本克制,并且3月份的两连跌,让很多地区的95号汽油都跌入了8元以内。相对宽松的油价走势,让车企的价格战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4月份的大幅上涨,无疑再次唤醒了消费者对于油价的记忆。特别是在地缘局势暂无缓和迹象,以及供需关系的客观状态下。消费者恐怕也会产生油价将会处于高位震荡的预期。加上燃油车本身就处于份额被挤占的防守姿态,叠加使用成本的预期,车企自身继续价格战的预期收益自然会持续萎缩。当然,燃油车也不用担心新能源车会趁机利用价格“收割”,因为它们也准备收手了。
喘口气、继续卷,电车也打不动价格战了?
从市场份额来看,新能源车预期向好,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面对新势力的加入,中国品牌的崛起,以及传统外资车企的转型,整体大盘的向好,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分到预期的蛋糕。于是新能源车也一度选择在价格战问题上与燃油车联动。但是热闹的价格战掩盖了至少两个问题。其一是国补的取消,即便是退坡之后的水平,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在成本压力上绝对是“伤筋动骨”的存在。另一点则是技术上的投入,无论现在热门的800V,还是智能驾驶、座舱,以及充电桩与换电站等硬件投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以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来看,如果刨除研发费用一项,那么至少理想汽车已经可以实现盈利了。
当然,与很多手里只有一本新能源账的中国品牌车企不同,绝大多数外资车企还有燃油车可以输血。不过就像前面聊的那样,燃油车现在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恐怕也只有诸如宝马、奔驰这种一线豪华品牌受波及程度较小。但这些具有宽阔护城河的品牌,本身从来也没有加入价格战的意思。
再把视线拉回新能源车,其价格战标志性事件当属特斯拉今年的大幅官降,以及国内油价缓和时,燃油车掀桌子带来的市场“恐慌”。如果说后者带来的“危机”已经消散,那么前者还会再动手吗?无论是同行的试探,还是消费者的期待,有关特斯拉在上周六再次大幅降价的传闻确实“如期而至”。只不过特斯拉这次选择让同行安心。顶着特斯拉“全球定价最低”市场的头衔,上周“星舰”都炸了,又怎么可能再降价呢?这当然是开个玩笑,但特斯拉所谓“成本定价”的策略也实属贴金。实际原因恐怕只要翻看特斯拉去年的销量、订单表现就一清二楚了。
去年12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环比下滑超4成。这似乎做实了特斯拉当时在国内减产,以及销量不及预期的传言。而根据有关数据披露,去年年底,特斯拉在国内挤压的订单只剩5千多台。这些或许才是刺激特斯拉在今年年初直接在价格上“放大招”的根本原因。但是降价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在显现。根据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特斯拉营收同比增长近24%,净利润却同比下滑约24%。很显然,降价带来了销量,但盈利能力也下滑迅速。从产品毛利率来看,特斯拉也几乎下滑了10个百分点,毛利跌至20%以内,已经低于经营目标线。这种局面下,趁着上游大宗供应链降价“回血”还来不及,又有谁会挑头搞价格战呢?
总之,一季度国内车市略显混乱的价格战似乎要被画上句号了。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确实在价格战之中收获到了一定的销量。但油车的前景并不完全在自身的价格上,反倒是继续“割让”利润,所能得到的正向反馈在减少。如此以来,等待类似去年购置税政策那样的“普惠”性质的利好,似乎成为更理想的选择。而新能源车方面,就算是成本控制大户特斯拉,也得喘口气。与其指望碳酸锂的暴跌促使新一轮价格战开启,还不如期待诸如4680电池、一体压铸车身等基础落地,从根本上进一步压低成本,以实现“油电同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多地92号汽油重回“8元时代”,影响国内油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贵。
由于近期国际油价在创新高中不断继续暴涨,这让今年进入3月份的油价调整继续上涨的步伐,目前已经是连续5次上涨后的油价,这5次油价调整共累计上调油价超过1210元/吨,按升算就是累计涨了1.00元/升-1.07元/升,目前全国92号汽油均价已经涨进“8元时代"。
92汽油重返“8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4元,油价下调利好什么?
2022年可能是原油市场摆脱疫情影响的第一年,许多人预计原油需求将完全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虽然这给原油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仍有很多不确定性有待观察。?
1,国内原油库存, 国内原油库存很大程度影响国内油价,通常我们国家会在国际原油处于低价位的时候选择进口原油来填充原油库存 。国家对外依存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现在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了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中国油价自然就高了一些 。
?2、税收,每个国家的石油税都不一样,欧洲国家的税一般是由价的50%以上,最高的是河南的65%,中国只有40%,但是中国有最高现象,还最低限价的机制及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呢,国为国际油价飙升的时候啊, 多出来的钱借给我们 。
3、最后一个因素啊就是土地成本,加油站不仅占地面积大,还得密集而且中国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市中心的定价在全世界都很高。?
国内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两个集团公司内部油田与炼油厂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集团公司自主制定。由于我国目前自身没有定价机制,因此我国经常参照国际上同类品质的原油产品定价。国内原油分为轻质油、中质油I、中质油II、重质油四类;国际相近品质参照油种为:轻质油参照塔皮斯原油、中质油I参照米纳斯原油、中质油II参照辛塔原油、重质油参照杜里原油。更多国内原油信息,就去期货达人网。适时推出我国自己的原油期货,有助于改变我国国内原油定价参照国际同品原油的现状。
此次油价调整,国内的柴油价格每吨下调345元,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360元。从全国平均价格来看,92号汽油下调每升两毛八分钱,95号汽油下调每升三毛钱毛钱,而柴油价格每升下调两毛九分钱。除了海南和部分地区,其他地区92汽油回到八元时代。按照50L容量估算,加满一箱92的汽油,能为车主节省十四元。
首先,油价下调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航空业。因为航空公司的成本大部分出自于原油,国内油价的下调,会减少航空业的运输成本,增加相关航空企业的收入。还有就是传统的物流业,因为柴油的价格下调,运输企业支出成本减少,收入增多,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物价的稳定。不会增加民众的负担。
其次是对汽车行业在短期内有利,因为油价的下调,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逐渐和传统汽车的缩小距离,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下降。大部分消费者会首先选择传统燃油汽车。再加上近期的购置税优惠政策,更多消费者更偏向于传统燃油车,让车企的收入增加。
还有就是化肥、塑料等行业。我国化肥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煤、重油和天然气。能源费用占了很大比例。而塑料制品行业以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为主要原料。因此油价的变化从整体上来说,对化肥、塑料行业影响很大,也会减少这两个行业的成本。最后,油价下跌还降低了制造企业的成本,加强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为随着油价暴跌,与原油密切相关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成本也有所下降。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出口商的利润将会增加。这对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中国来说是件好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